对比粘膜下注射不同药物对EMR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s352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最初用于胃肠道大块病变组织的病理学诊断,目前广泛用于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切除,是一项既可避免外科开腹手术的痛苦又优于内镜下激光、电凝、微波、光动力等传统内镜治疗方法的一种微创技术。目前普遍接受的切除方法包括粘膜剥离活检法、透明帽辅助吸引及套扎器结扎法。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由EMR衍生的技术还包括分片切除(piece-EMR)、环周切除(Circumferential-EMR)、粘膜下剥离切除术(ESD)等。除粘膜剥离活检法外无论采用上述何种方法均需配合粘膜下注射,即在病变粘膜下注射一定量的液体,形成粘膜下保护性水垫,使得病灶粘膜下层与肌层充分分离,一方面便于手术操作,另一方面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针对EMR术后患者发生穿孔的现象,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经研究证实,有效的粘膜下注射可以减少该并发症的发生。注射后,局部粘膜下层厚度增加,病变粘膜托起,隆起时间越长,EMR操作的时间越短,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越低,安全性越高,疗效就越好。此外,通过注射观察粘膜隆起征来判断病变浸润深度,从而决定施行EMR的可行性。目前国内使用的粘膜下注射药物主要为生理盐水、肾上腺素盐水和甘油果糖,但三者在维持粘膜隆起的时间长短上尚无对比性研究。此外,国外有学者报道使用50%的葡萄糖作为注射药物,隆起效果显著且药品来源丰富。本研究开始以动物为对象,通过体内外实验对比粘膜下注射上述四种药物维持粘膜隆起时间的长短,拟筛选出“最佳”注射药物。而后通过临床研究证实“最佳”药物与传统药物相比在病变隆起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是否具有优势。得出结论:甘油果糖、50%葡萄糖因其所具有的高渗、高黏特性在隆起效果上要优于等渗的生理盐水和肾上腺素盐水。通过临床研究证实使用甘油果糖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但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与生理盐水相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其他文献
WTO多边贸易谈判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国际贸易法规,以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其中,农产品贸易一直是WTO多边贸易谈判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经过“乌拉圭回合”和“多哈回合”
管理式医疗保险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集融资和供应、医疗与保险为一体,针对医疗保险参加者提供综合性医疗照顾服务的运营管理模式。管理式医疗保险改变了传统
玻璃碳(Glassy carbon,GC)是电化学研究中使用最为频繁的碳材料基础电极。它的表面具有多变的性质,极易受实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在很多过去的研究中,玻璃电极表面自身变
分析了支承辊缺陷产生的原因 ,介绍了缺陷的检测方法和缺陷的预防措施。
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符合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生态农业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科技界的积极探索
为筛选适宜我省三江平原种植的箭豌豆和毛叶苕子优良品种,1991~1992年,经过对15个箭筈豌豆、4个毛叶苕子品种的观察与品种对比试验,初步选出秋播产草量高、春播产种粒数多的土库曼毛苕、毛苕
目的探讨应用寰椎侧块螺钉、枢椎椎弓峡部螺钉棒内固定术治疗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76例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关节脱位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经
“最低价中标法”是国际通行的工程项目评标原则,其“公开、公平、公正”和“充分竞争”的特性,对于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进而保障建设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被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一个地球村。在这种背景下,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中国英语教学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本土化教学可以从两方面做起。首先,
<正> 近来香港婴儿猝死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了防止这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当地市场推出了一种无线监视器,使婴儿的父母或监管者能随时随地观察正在熟睡或位于视线范围外的婴儿,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