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立体几何迷思概念的调查与分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ssd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提及。作为构成知识的基元,概念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逻辑。几何作为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国内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部分。高中立体几何中有许多概念,学生在学习这些概念时,往往会受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的影响,产生一些迷思概念,这些迷思概念对于学生数学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本文的研究问题是:(一)高中学生常见的立体几何迷思概念有哪些?(二)高中学生产生这些迷思概念的原因有哪些?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广东省汕头市的某所高中学生的立体几何迷思概念情况展开调查,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一)迷思概念与学生的性别、数学成绩并无显著相关,与新高考“3+1+2”模式下选物理或选历史显著相关;(二)从整体上看,学生在简单几何体上的迷思概念,特别是在棱柱棱锥上的迷思概念比较突出,而在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上的迷思概念相对较少。学生对于简单几何体中棱柱棱锥的概念迷思主要集中在对于侧面的描述中,学生总是在描述一种必要条件,即纯粹性,而忽略了完备性;而对于棱台圆台的概念,学生容易忽略上下底面平行。在用动态定义描述圆台时,容易忽略要绕一条直角腰旋转一周。(三)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相关概念时,总是先想到实物(图形),再在脑中去描述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从而形成该几何体的概念。由于学生对基础概念比较模糊,而且描述结构特征时,只是描述自己看到的元素,而忽略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往往是学生产生迷思概念的重要原因;笔者结合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建构主义理论、范希尔几何思维水平理论,分析学生学习立体几何会产生这些迷思概念的原因,并给出自己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对高中教师教授立体几何相关内容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