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隐性自恋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bossv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西方心理学界对自恋有着非常多的研究,自恋和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已经在大量的研究文献中有过论述。研究人员将自恋区分为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并指出显性自恋可能会导致攻击行为,NPI高分(高显性自恋者)可以预测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并且自恋和攻击的关系在某种特点情形下会更强,在同伴拒绝条件下高显性自恋者增加了攻击性和愤怒。总之,从大量的研究结果看,研究者认为攻击性主要与显性自恋相关。然而,关于隐性自恋与攻击性的关系研究却比较少,考虑到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特权感和漠视他人的倾向。因此,可以预期隐性自恋和显性自恋一样能够预测攻击性。本研究的目的旨在研究隐性自恋和攻击性的关系。研究对象为高中学生。在第一个研究中,研究了隐性自恋和攻击性的四个方面的关系。攻击性的四个方面包含: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意。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代表了攻击行为的直接形式,愤怒和敌意代表了攻击行为的情感和认知成分。在第二个研究中,研究了隐性自恋者在同伴拒绝情形下的攻击性,被试被随机分配到同伴拒绝组和同伴接受组,攻击性的测量是通过让被试在假定的情形下消极评价另外一个人。被试被要求去评价另外一个人在假定的小组任务中的贡献,并且被告知他们的评价会影响此人这门课程的成绩,由于这个评价并不直接的报告给被评价者,消极的评价可以作为一种间接攻击行为的预测。研究结论如下:在研究1中,隐性自恋可以预测攻击性中的愤怒和敌意,但无法预测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在研究2中,当较高程度的隐性自恋者被告知基本上没有人喜欢和他们交往时,在这种同伴拒绝的情形下,高隐性自恋者会对那些挑衅他们的人产生更大的攻击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隐性自恋会增加攻击性的愤怒和敌意方面,并且在特定情境下如同伴拒绝情形下,隐性自恋者的攻击性会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2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采取常
当前,信息技术和智能方法高速发展,其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中医作为中华医学的瑰宝,经过数千年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具有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中国实现2020年、203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的关键时期,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