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群污水处理法处理城市污水的试验研究

来源 :吉林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x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水资源丰富,总量大。但分布不均匀,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少,地区之间的差异大。近几年,水污染越来越严重。根据2012年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全国用水量为3244.5亿吨,城市污水量为785亿吨,占总用水量的24.2%。因此,污水处理已经是很多城市建设中的一大重要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难题,污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被国际和整个社会广泛关注。本论文主要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多菌群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并比较多菌群与单一菌群处理城市污水污染物的具体结果及存在的差异,以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的效益,提高污水利用率。本论文进行了利用多菌群生物法处理城市污水的研究,包括不同菌落的培养和驯化,不同菌群处理污水的探索。涉及评价污水处理效果的方法,主要有:稀释与接种法测定BOD5、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及分光光度计测定氨氮浓度。实验采用多菌群处理城市污水,并结合适宜条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论文实验通过采集接种、纯化、培养和驯化,得到了实验需要的光合菌群、乳酸菌群、放线菌群、酵母菌群,并将单一菌群不断优化配比,获得适合实验条件的多菌群。实验条件为:细菌群落处理污水时间分别为12h、24h、36h、48h。多菌群也在同等条件下处理污水。处理污水水样,BOD5浓度为300-400mg/L,COD浓度为900-1100mg/L,处理水量为500m L。细菌群落接种量分别为10m L、20m L。本论文在单一菌群处理城市污水研究,表明乳酸菌群、光合菌群对污水有明显净化作用,经处理48h后,BOD5、COD的去除率在90%附近。放线菌群对污水中氨氮去除效果较明显,经处理48h后,去除率超过90%。通过不断优化单一菌群比例,结合城市污水中污染物特征,配置成具有高活性的多菌群,并不断改进实验参数和条件。城市污水经多菌群处理后,各种污染物得到有效净化,其去除率均超过92%,特别是污水中BOD5的去除率达到了94.69%。最终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单一菌群还是多菌群,在处理污水时,污水中污染物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去除率提高,随细菌群接种量的增加去除率提高。结果还表明多菌群处理污水各项指标的效率都比单一菌群处理时高。
其他文献
毛泽东的行政人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以传统儒学思想为思想渊源,是近代湖湘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结合。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继承和发扬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扩张发展的首要区域,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现今城乡问题日益凸显,城市边缘区建筑作为城镇的构成基础,在中心城市建筑日新月异与乡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引起腰腿痛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常见疾病[1],发病率较高,其治疗也备受关注,规范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需考虑手术治疗,而临床上的手
1925年,人到中年的亨利·贝斯顿(Henry Beston,1888-1968)在位于科德角的外海滩买下一块地并自己设计草图,请人在濒海的沙丘上建了一所简陋的小屋。起初,他只是想在翌年秋季
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的形成内因在于人体正气不足。卫气、营气、肾精是人体正气由浅入深的三个不同层次 ,也对应着邪气内侵、疾病发展的三个阶段。以扶正驱邪为治则 ,指导不同
针对覆杯实验中杯内留有空气仍能支撑水柱的实验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和推导,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总结出了该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就要重复实现本实验的条件进行了总结.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因素,及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7月-2013年9月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以锐器伤为主,占9
为了给河西地区的山地—绿洲—荒漠生态系统耦合作用和农、林、草、畜优化模式的研究提供基本数据。本文在地面考察与遥感解译的基础上 ,划分了 6大类和 1 8个景观类型。运用
基于半导体仿真软件Silvaco TCAD对薄膜晶体管(TFT)进行器件仿真,并结合实验验证,重点分析不同绝缘层材料及结构对TFT器件性能的影响。仿真及实验所用薄膜晶体管为底栅电极结构,沟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化升级的瓶颈,而火电厂由于燃煤生成的NOx对大气污染负有较大的责任,因此对现有的火电厂锅炉通过技术升级改造以减少对大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