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与被言说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lecom_god0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绵延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女性是有生命而无历史的,女性一直是依附于男性的,是缺席的。上个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古老中国的桎梏,“人的解放”、“女性的解放”的口号的提出,使得千百年来处于服从于人的奴隶地位的女性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如此强大的思想解放的号召下,女性喊出“我是我自己的”的响亮声音,她们作为备受瞩目的群体登上历史舞台,谱写着自己的历史。女性从长久的缺席变为在席,无语成为有语。 当三十年代左翼文学时代来临时,女性写作由五四时期的个性写作转向了集体写作、革命写作,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逐渐淡化、隐退,直至消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一改五四时期的追求个性解放的小资产阶级女性,而以具有政治觉悟的,积极参与社会、革命活动的时代女性所代替,一些女作家奉行中性写作、无性别写作,女作家创作转向的背后隐含着强大的革命政治话语的收编。同时代的男性作家也在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体现了他们对女性的重新定位与期望,男性的这种女性想象无形中引导着女性,女性意识在左翼文学中被扭曲,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意识的泯灭,一些女作家仍旧坚持着女性写作。女性意识就在这样的夹缝中曲折地表现着。
其他文献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的生成,应该可以追溯到晚清以降,因为那时是一个要求变革的时代,作为国家赖以生存的根基(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等等)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要从那些
古典文学对周作人及其创作的影响呈线性形态。从时间的维度看,往前溯至《诗经》,往后推到清代笔记,古典文学的发展曲线与周作人的思想及创作发展、转折脉络呈现出惊人的重叠状态
论文将“疯狂”作为研究“乡下人进城”小说的精神类型。乡下人作为“异乡人”闯进城市生存规则中,成为挣扎生存的城市“他者”,更甚者是被逼进生存绝境的“边缘人”。他们跨
陈三立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是“同光体”的领袖人物。对陈三立的研究,学术界主要集中在其诗歌、政治主张、交往、家族史等方面,诗文研究明显不平衡,大都倾向于
目连戏发轫于北宋汴京的勾栏瓦舍间,河南是目连戏的故乡。在河南大部分地区,目连戏曾以各种形式长期演出并广泛传播。现存河南目连戏源于北宋《目连救母》杂剧而发生了较大的
近年来能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束缚显示越发明显。国家在节能工作中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激励高能耗的钢铁企业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成为关注的热点。而现有的激励机制在钢铁企业
闻捷的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是颂歌时代富于艺术个性的作品,一方面,作为民族国家想象的诗意表达,建立了政治与文学的当代典型连结方式,以“红色经典”的姿态参与了新中国重建
一直以来,李德裕总是因其政治上的经历以及“牛李党争”的问题引起史学界的注意,而他丰富的诗文创作,特别是赋的创作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不免为一件很可惜的事情。本文尝试
长期以来,城中村社区的治理秉承"乡政村治"的规则,不过这种"村治"呈现出与社区集体经济高度粘合的特征,但是在"撤制"后,城中村被纳入城市范围,城中村治理呈现"双轨政治"的特
黄仲则(1749-1783)是清乾隆年间的著名诗人。虽体弱多病,仅三十五岁即去世,但才华横溢,于诗、词、文、书法、篆刻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其《两当轩集》中共收录词作216首,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