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观评价的目的除了比较判断现有产品噪声的某些主观指标的优劣外,还
要为指导噪声的改善设计(即声设计)服务。寻求主观评价的结果与客观计算
参量之间的相关性,可以获得主观评价指标对计算参量的依赖关系,从而得到
为改善噪声的某些主观评价指标,对噪声的计算参量(客观物理量)进行改进
的方向。而许多计算参量的结果与产品的结构和声学设计存在因果关系,因此
知道了要对计算参量做怎样的调整,就可以对产品的结构和声学设计作相应的
调整,以达到最终改善主观评级指标的目的,从而改善人们的噪声暴露环境。
论文以轿车车内噪声信号为例,系统研究了声品质的各客观参量,并详细
研究了各客观参量的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论文重点研究了声品质主观评价参量
-低沉度、烦恼度以及偏好性的物理与心理声学性质,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
分别建立了三个主观参量的模型表达式,以不同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对模型进
行检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信号的频谱结构,以声压级、锐度、粗糙度参量建立的低沉度模型,
在20-20KHz的整个可听频率范围内显示了良好的预测效果,模型在低、中、
高三个不同频段内的预测精度也很高,显示了低沉度模型良好的预测能力。
经研究发现,烦恼度与锐度、粗糙度和低沉度有关,以低沉度评价数值为
基础建立的烦恼度模型证明:人们对车内声环境的偏好倾向于低音成分丰富的
情况,类似于“重低音”的声环境能使人们感觉更为愉悦,而尖锐刺耳的车内声环
境容易引起人们不愉快的感受。
人们对声音信号的整体偏好性感知,存在明显的二维特性,论文详细研究
了偏好性的二维心理特性,分别建立了偏好性两个维度上的模型表达式。研究
结果证明:评价主体对声样本的整体偏好感知与偏好性在两个维度上的分布数
值有关,且偏好性第二维对整体偏好性有更显著的贡献。
根据低沉度、烦恼度和偏好性的模型表达式,即可有针对性地改进轿车车
内的声环境设计,以使轿车车内的声环境更加舒适。
关键词:声品质 主观评价 客观参量 主观参量 低沉度 烦恼度 偏好性 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