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辙自修复型沥青混合料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公路由基础建设为主逐渐转变为建设养护并重,而车辙病害缺乏长久有效的修复技术。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具有变形后在特定条件下恢复原本形状的能力,本文致力于将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与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结合起来,提出基于形状记忆效应的车辙自修复技术方法,使车辙能得到方便、经济、持久性的修复。首先提出了车辙自修复型沥青混合料的变形训练方法和形状记忆颗粒含量的具体计算方法,采用在沥青混合料中添加形状记忆颗粒,再通过路面摊铺压实实现形状记忆颗粒的变形训练,可同时解决形变恢复方向的多样性和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对形状记忆效应的误触发影响;利用车轮荷载对形状记忆颗粒的反复压缩作用可使沥青路面具有多次车辙自修复能力。其次,本文基于PFC离散元软件,建立了形状记忆颗粒体积恢复模型。采用形状记忆颗粒等体积替代部分细集料方法,生成了符合级配和孔隙特征的单轴蠕变试件和车辙板试件。并依据试件内部各组分间选用的接触模型设定了相关力学微观参数;编写了伺服加载系统对所生成的试件进行了模拟单轴蠕变加载和车辙试验,提取接触力发现形状记忆颗粒与集料间接触力最大,主要分布于0~0.2N,最大可达1.09N。最后,本文以逐时步增大颗粒半径的方式对体积恢复阶段进行模拟,发现在墙体约束下单轴蠕变试件能够顺利恢复形变,在设定形状记忆颗粒体积100%恢复时,形变恢复率达到了114%,说明当四周墙体约束力足够大时,可促进非竖直方向的恢复力推动集料向竖直方向移动;车辙形变量为1mm、2mm、3mm时,恢复率分别为93%、90.4%、88.2%,基本可以实现形变修复。对加载后的试件内部的接触进行分类提取,并统计出与形状记忆颗粒相关的接触力的大小和分布情况,发现恢复过程中形状记忆颗粒所受阻力大于加载结束时,且形状恢复率越高,需修复形变量越大,所需最大回复应力就越大,当形变量为3mm时,最大接触力达到24.07N,应力为7.07MPa;并根据模拟结果,对适用于沥青路面车辙修复的形状记忆材料提出了各项性能要求。
其他文献
RUBBLE MASTER"碎石王"是奥地利HMH公司产品,以其经典的结构设计,优越的设备性能,安全高效的生产力及符合高标准的环保功能在全世界已拥有超过700台的销量及500多个用户单位,
为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救灾安置重建相关的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热轧盘条、铝合金建筑型材、土工合成材料、建筑防水卷材、新型墙体材料6种产品质量
剥肋滚轧直螺纹钢筋机械连接技术具有能实现等强连接、施工迅速、质量可靠、节约钢材、应用范围广等诸多优点.简要介绍了该技术的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等.
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光通信网络技术正朝着高集成度、高速率、大容量的方向飞速发展。近年来,为提高光网络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结构各异的集成光学器件层出不穷,由于其具有模块化、小型化和可集成等优点,成为了未来光通信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微环谐振器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基础光学元器件,其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集成度高、性能稳定、波长选择性好等特点,能够适用于构成各种不同性能的复杂器件,如激光器、光滤波器、光调
重点介绍了目前光缆技术的最新发展概况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是提高体育院校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动态分层教学法在众多课程教学中已经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但是在田径专项课程教学方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动态分层教学法在体育院校的田径专项课程教学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合田径专项课程的教学特点,探讨该教学方法引入体育院校的田径专项课程的价值,为动态分层教学法在田径专项课程教学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