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是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国的国粹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在武术无缘奥运会的今天,武术依然要生存、发展。体育赛事作为发展武术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传播武术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功夫王”作为武术散打的重要赛事,通过“2008中国武术散打功夫王争霸赛”和“2009世界功夫王争霸赛”得到了有效传播,促进并推动了武术散打的市场化进程。本文以“2008年中国武术散打功夫王争霸赛”和“2009年世界功夫王争霸赛”为研究对象。从体育赛事和武术传播的视角,对其发展现状、内外部环境、赛事运作等做全面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本文分析总结了“中国武术散打功夫王争霸赛”、“世界功夫王争霸赛”的赛事组织、赛事的赛制、赛事的奖金设置、赛事的赞助商以及赛事的媒介宣传等情况;并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的两种方式分析总结了消费者对功夫王赛事的认知和评价情况。(2)“2008中国武术散打功夫王争霸赛”和“2009世界功夫王争霸赛”的举办都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竞赛效益。“功夫王”赛事对武术赛事和武术传播的贡献表现为:塑造了民族体育赛事品牌;推动了武术市场化进程;提高了武术散打的竞技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武术文化。(3)功夫王赛事存在的问题概括为:整个赛事文化内涵不足;对整个武术技术和文化体系的传播不够;赛事的竞赛规则缺乏精确性;赛事的品牌构建缺乏可持续性;赛事传播的形象比较模糊。因此,“功夫王”赛事在提升赛事水平的同时,应该注重把握住赛事组织上的优势,采取以下措施:把文化品牌与体育赛事相结合;争取国家主管部门的支持;加强社会宣传,发展群众基础。(4)与“功夫王”赛事比较,“武林风”的赛事组织特点表现为:利用了国人的武术情节;借鉴了电视节目的娱乐形式;迎合了观众的武侠梦想;与观众进行了互动;吸引了众多媒体参与等。“武林风”存在的问题为:该赛事过度娱乐化,对武术的整体形象具有破坏性;武术内涵挖掘不够,用打斗塑造武术,具有片面性。与“功夫王”赛事比较,“散打王”赛事的组织特点为:有独立的赛事操作公司;赛事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赛事比赛激烈,容易吸引观众;赛事有多家媒体参与,尤其与中央电视台合作;赛事推出了明星“散打王”。“散打王”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方面:散打项目自身具有局限性;观众参与程度不够;赛事产品具有特殊性;有商业利益的合作和共享特点;品牌延伸不够。(5)“功夫王”作为一项武术格斗赛事,其发展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较长的-段时间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赛事。这需要将赛事打造成知名品牌,然而品牌的建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提出“功夫王”赛事的发展对策为:确立赛事运作理念,塑造品牌,进行品牌传播;大力培育武术散打市场,加强与媒体的合作;重视武术的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