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视阈下的湘西匪患研究(1912-1951)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匪患古己有之,但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代以来,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均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也使得匪患进入民国时期后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人数之众多、影响之广大、分布之普遍、组织程度和武装水准之高,是前所未有的。湘西由于其封闭险要的地理环境,复杂的民族成分,加之民国时期特殊政治局面、复杂的社会状况,特别是畸形经济结构,使湘西成为了土匪的温床,成为了匪患的重灾区。在民国时期,湘西的土匪是一支特殊的政治力量和地方武装,复杂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环境是它们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而湘西的自然灾害和畸形的经济结构,则是它们生存的经济基础。在特定的时期内,湘西的土匪是在各种力量斗争中得以生存,反过来,也成为了各方力量争取的对象,因而它们对当时湘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这段时间中,湘西土匪因为产生方式以及时代特点的不同而分为了农民土匪、政治性土匪、侠盗土匪、明兵暗匪等,每一类型的土匪特点各异,都反映了当时不同阶段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情况。考察这一时期湘西匪患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到湘西的匪患是几蛰几起,其活动影响了湘西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尤其对湘西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从经济发展的视阂下,可以较为清楚地勾勒出,湘西匪患源于落后、畸形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匪患则进一步加剧经济的变异。因此,解决匪患也必然要从其产生发展的经济根源着手,方可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从民国时期政府剿匪越剿越大,到新中国成立后,湘西土匪的灭亡,也应证了匪患这一社会现象背后深刻的经济问题。因此,从经济的视阈下对匪患问题进行研究,对我们正确认识这一时期的匪患,加强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稳定社会秩序亦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改革日益深入的背景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得以建立、推广,相应的企业运营模式、发展方向等均出现较大变化。传统的企业政工工作方法已经无法跟上企业发展的
NAT技术与基于IPSec的安全技术在目前的Internet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它们之间还存在很大不兼容性,这严重阻碍了两种技术的发展.文章分别介绍了NAT和IPSec协议,然后进一步分
受国内外经济下滑形势的影响,大专生就业更难,由于大专生"学历低"而影响就业和晋升的情况也时常出现,同时大专学生对现状的不满意、对学历的不认同,综合考虑时间和成本,都有
结合Web和CORBA技术的优势对实时协同编辑系统的共享工作空间进行研究,论述了共享工作空间应具有的功能特点和行为特征,并给出了建立共享工作空间方案.
在分析了分散控制、分布式控制和分层递阶控制系统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层递阶控制系统体系结构的Hopfield网络模型,指出这一模型可以用常规的DCS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
<正> 链轮是一种标准的运动传动部件,其设计都是按国家标准(GB1244—1976)完成的,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机械的运动传动中。同样在加工中心的链式刀库的设计中,链轮作为一种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