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系指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中病理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 UIP)的一种类型,是IIP中最常见的一种,占47%-71%。病变局限于肺部,引起弥漫性肺纤维化,导致肺功能损害和呼吸困难。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难治性疾病,已经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本研究以观察、研究、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辨证要点为目的,首先对既往IPF的中医证候学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总结既往临床经验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初步确定了10种IPF常见的中医证候及其诊断标准。其次,对于IPF的西医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有关内容进行综述研究,重点对于IPF隶属于IIP的病理诊断和近年来比较热门的影像诊断进行研究,以评价IPF的临床诊断标准。根据相关标准制定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临床观察表,共收集19例IPF和8例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确诊病例,记录其临床症状,根据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并分析、探讨IPF和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症状、证候学特征以及两者的差异。同时,测定IPF和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血常规、血气分析、离子、血凝及肺功能等理化指标,并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分,分析各理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中医症状、证候学的结果显示:IPF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轻、重度的单声咳和连声咳,干咳明显,痰少,痰色以白或黄白相兼多见,同时,大部分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喘息、气短、乏力,恶寒、恶风、自汗、易感冒等表虚易感外邪,气虚基础上伴有盗汗、五心烦热、失眠、口干等阴虚的症状。此外就是明显的血瘀表现:舌暗红、舌下络脉粗大、舌下络脉色紫、脉涩。IPF主要证候按发生频率大小依次为:血瘀证、痰湿阻肺证、痰热蕴肺证;同时合并有肺气虚证、脾气虚证、肾阳虚证、肺阴虚证、肾阴虚证等虚证。在对血标本和健康状况调查评分的结果显示:IPF患者肺功能表现为明显的弥散功能障碍,因此血气分析提示血氧分压的降低,患者的健康状况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经统计学分析,在血标本各指标之间发现部分相关性。IPF和继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在中医症状、证候及血标本等理化指标、健康状况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提示仅仅通过临床症状及理化检查方面不能明显区分两者。肺阴虚证和肾阴虚证与CT影像学评分分别成负相关和正相关,提示中医证候的进程与胸部CT的进程是对应的,对于影像学的中医证候诊断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