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5DC2蛋白在胶质瘤干细胞中的功能研究

来源 :军事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iffinro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胶质瘤是中枢系统原发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按世界卫生组织分级系统,脑胶质瘤可分为I-IV级。其中,IV级脑胶质瘤恶性程度最高,又被称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有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患者即便经积极治疗,预后仍极差。胶质瘤干细胞是少数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脑胶质瘤细胞,可以自我更新、分化为多种肿瘤细胞并生成新肿瘤。研究发现,胶质瘤干细胞是脑胶质瘤复发、抵抗放化疗的重要原因。因此,探索胶质瘤干细胞在脑胶质瘤发生中发挥功能的机制,对脑胶质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室致力于研究生物大分子在胶质瘤干细胞中发挥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并阐释其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基于本实验室对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的分析结果,我们发现了一系列在胶质瘤干细胞中表达水平更高(相对于主体肿瘤细胞)的基因。其中,一种功能未知蛋白质NT5DC2在胶质瘤干细胞中显著高表达。进一步,通过对TCGA数据库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NT5DC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且级别较高的脑胶质瘤组织中NT5DC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级别较低的脑胶质瘤组织。针对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分析显示,脑胶质瘤中NT5DC2表达水平高的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表达水平低的患者。以上数据提示NT5DC2可能在胶质瘤干细胞及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基于以上结果,本课题旨在揭示功能未知的蛋白质NT5DC2在胶质瘤干细胞及脑胶质瘤发生中发挥的功能。利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我们发现胶质瘤干细胞中NT5DC2的m RNA与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非干性肿瘤细胞,而且NT5DC2蛋白表达量随胶质瘤干细胞分化而逐渐降低。对脑胶质瘤组织芯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高级别脑胶质瘤(III和IV级)中的NT5DC2表达量显著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I和II级)。利用慢病毒感染体系和sh RNA敲低技术,我们在胶质瘤干细胞中敲低NT5DC2蛋白,发现敲低NT5DC2蛋白的胶质瘤干细胞细胞活力与成球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另外,有限梯度稀释试验结果显示,敲低NT5DC2蛋白的胶质瘤干细胞自我更新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裸鼠原位移植成瘤结果显示,敲低NT5DC2蛋白的胶质瘤干细胞在裸鼠脑原位形成肿瘤的能力显著减弱,裸鼠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进一步,通过Annexin V凋亡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我们发现敲低NT5DC2的胶质瘤干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增加。综上所述,通过一系列实验,我们发现胶质瘤干细胞中NT5DC2的蛋白和m RNA含量均保持相对高水平;高水平的NT5DC2有助于胶质瘤干细胞细胞活力、成球、自我更新以及肿瘤发生能力的维持,但对非干性肿瘤细胞细胞活力的维持作用有限;高水平的NT5DC2有助于抑制胶质瘤干细胞凋亡。总之,NT5DC2蛋白在胶质瘤干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NT5DC2具有成为一种新的靶向胶质瘤干细胞的脑胶质瘤治疗靶点的潜力。此外,我们还构建了外源过表达NT5DC2蛋白的胶质瘤干细胞用于后续的机制探索。在我们已发表的研究中,我们还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等方法,进一步探索了NT5DC2发挥上述功能的机制,以期为针对NT5DC2的药物和治疗策略的开发提供支持。
其他文献
[目 的]本实验通过流式微珠阵列技术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在初诊、感染、完全缓解时血浆中多细胞因子(IL-1 β、IL-2、IL-4、IL-5、IL-6、IL-8、IL-10、IL-12p70、IFN
本文立足于对博学宏词科与文学关系的探讨,以南宋初期骈文大家洪适的《盘洲文集》作为具体对象,从洪适的词科之路、词科文体的写作、洪适的骈文特点以及词科士人的诗、词特点
第一部分 18F-FDG PET/CT参数预测食管鳞癌患者放化疗近期疗效及总生存期的研究研究目的探索治疗前PET相关参数,包括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
当东道国提起反请求成为一种普遍的可能性时,能够极大的改善当前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权益保护失衡的现状。然而现阶段反请求在仲裁实践中运用的效果并不理想,不仅涉及反请求的
黑素皮质素受体5(The melanocortin-5 receptor,MC5R)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该受体被证实在脂质生成、骨骼肌脂肪酸氧化和脂肪细胞代谢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有关MC5R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和小鼠上,但对于禽类以及猪的研究较少。为了深入了解鸡、鸭、鹅和猪MC5R(c/d/g/pMC5R)的功能,解析
利用铁谱分析技术对磨粒的类型、数量、浓度等进行分析,能够了解设备的磨损状态并诊断故障。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磨粒分析过程是图像预处理→磨粒分割→特征提取→分类识别的单向线性流程。针对其磨粒分割困难、人工设计特征方法涉及环节多、繁琐低效、存在误差积累与传递、算法难以整体调优等缺点,本文将卷积神经网络(CNN)技术引入铁谱图像分析,以提高铁谱图像分类和磨粒目标检测的自动化水平。结合不同类型磨粒的图像
目的:在导师多年临床中根据厥阴风木理论创立的透邪复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的基础上,应用透邪复肾方治疗DN结果的评价,验证该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免疫相关指标如血液细胞免疫参数CD4+、CD8+、CD4+/CD8+、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UPQ)、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的影响。方法:将具有脾肾阳虚型的DN(糖尿病肾病)Ⅳ
本次翻译实践的文本选自劳特里奇出版社(Routledge)的教育类学术论文集Classroom Assessment and Educational Measurement,该论文集主要探讨了课堂教学背景下对学生学习情况
聚光光伏系统(CPV)以其独特优点在光伏发电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对聚光光伏电池冷却系统的要求较高,传统平直微通道存在沿工质流动方向上温度梯度和压力梯度较大的缺点,越来越不能满足散热要求,因此,设计开发包括横断扰流微通道(IMCHS-R)在内的新型微通道,深入研究横断扰流微通道的强化传热机理及流动和传热特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建立了工质为水,固体材料为硅的横断扰流微通道三维物理模型,
装配是产品生产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装配质量的好坏往往直接决定了最终产品质量的优劣。目前在工业生产中,大部分的装配工作仍需要工人采用手工装配的方式来完成,但是手工装配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出错率高和费用高昂等缺点。针对手工装配这些问题,制造业对于利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装配任务有着越来越迫切的需求。相对于手工装配,机器人装配不仅能够提高装配效率,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可以应用在高温、辐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