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爵床为爵床科爵床属植物爵床Rostellularia procumbens(L.) Ness的干燥全草,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各省及台湾等地,资源十分丰富。爵床味微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截疟等功效,主要用于疟疾、痢疾、黄疸、肾炎浮肿、筋骨扭伤肿痛等症的治疗,临床应用广泛,曾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根据文献报道,爵床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但其抗肿瘤作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并不明确,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爵床乙酸乙酯部位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本论文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rdex LH-20凝胶渗透、重结晶等方法对爵床乙酸乙酯部位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17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核磁数据并结合相关文献鉴定了其中14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新爵床定B(Neojusticin B, JC-1)、新爵床定A(Neojusticin A, JC-2)、6’-羟基爵床定B(6’-hydroxy-justicidin B, JC-3)、爵床脂定C(Justicidin C,JC-4)、华远志内酯(Chinensinaphthol, JC-5)、6’-羟基爵床C(6’-hydroxy-justicidin C, JC-6)、台湾脂素C(Taiwanin C, JC-7)、新爵床定C(Neojusticin C, JC-8)、4’-demethylchinensinaphthol methyl ether(JC-9)、棕榈酸(Palmitic acid, JC-10)、豆甾醇(Stigmasterol, JC-11)、槲皮素7-O-α-L-吡喃鼠李糖苷(Quercetin-7-O-α-L-rhamnopyranoside,JC-12)、β-谷甾醇(JC-13)、β-胡萝卜苷(JC-14)。其中化合物11、12为首次从爵床中分离得到。采用RP-HPLC色谱法,以三个木脂素类化合物为指标成分建立了爵床药材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结果为爵床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