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针刺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对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 方法: 将74例明确诊断和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7例。治疗组术后约6h针刺双侧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每天1次,每次30min,每10分钟行针1次,连续治疗3天,同时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不用针刺,按常规治疗。记录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体征记分,并按照病情分度标准进行分级,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安全性和依从性评价。 结果: 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侯疗效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为83.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疗效总有效率为89.2%,对照组为73.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针刺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可促进腹部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