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家庭作业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更能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的心理品质。但是传统的语文家庭作业设计忽视学生的情绪需要,作业形式机械、僵化,学生完成质量低下。为此,笔者基于学业情绪理论认知,从作业生成的情绪机制出发,展开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优化设计的行动研究。在综述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研究对象和方法。在概述学业情绪理论及其对语文家庭作业优化设计启发的前提下,采用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对当前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现状进行调查,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从而为学业情绪理论运用于作业设计提供有针对性的启发。在行动研究实施过程中,关注学生作业过程中的轻松、愉悦、自豪、满足、焦虑、厌倦等情绪,通过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认知资源和自我调节的作用,推进融学业目标和情绪发展为一体的语文家庭作业设计。按照计划、实施、观察和反思的行动研究逻辑,分为三个阶段开展:行动探索阶段使学生明确作业目的和意义,从改变作业名称、关注学习策略、营造应用情境和优化反馈路径等方面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行动改进阶段则在学习动机激发的前提下,关注隐性的作业分层,增加作业的选择性和挑战性,以此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行动完善阶段重视语文家庭作业中的同学主体共生学习,最终形成目标指引和同伴互助的语文家庭作业设计。提出具体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优化设计原则和策略。优化设计的原则为:从学生视角理解作业内容、关注学生作业品质的形成、控制作业量提高认知投入、唤醒作业的积极情感体验。优化设计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强化语文家庭作业的应用性、赋予语文家庭作业的选择权、关注语文家庭作业的互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