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比较丙酸倍氯米松(beclomethasonadipropionateand,BDP)粉雾剂与布地奈德(budesonide,BUD)粉吸入剂治疗轻中度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4月-5月就诊于我院呼吸科门诊的符合入选条件的轻、中度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1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经过1-2周的筛选期后18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丙酸倍氯米松组(9例)和布地奈德组(9例),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0.1mg/吸,3吸Bid吸入)和布地奈德粉吸入剂(0.1mg/吸,3吸Bid吸入)并按需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0.1mg/吸,每日总量不超过8吸)作为缓解用药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具有均衡性且基线值比较无显著差异,在治疗期间,观察患者肺功能、缓解药用量、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等相关疗效及安全性指标。所有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资料,对基本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进行秩检验,对分类资料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和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对患者的各项疗效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各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ACT评分平均分在治疗结束时都上升至20分左右,较基线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并在之后的治疗中继续升高,其中丙酸倍氯米松组PEF变异率在治疗结束时变化显著(P<0.05);两组的缓解药用量及日间症状评分在用药1个月后较基线水平即有显著下降(P<0.05),且在以后的治疗中持续下降(P<0.05);两组的夜间症状评分在治疗1个月后均有明显降低,尤以布地奈德组变化显著(P<0.05)。两组药物安全性均较好。
结论:
丙酸倍氯米松粉雾剂与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均可有效的改善轻中度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两者疗效无显著差异且安全性较好;随着治疗的进行,各项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逐步提高,治疗后第1个月哮喘即得到基本控制;因样本量较少,肺功能指标及夜间哮喘症状评分未见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