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向过去的历史成本会计越来越不能及时和全面地反映经济实质,与经营决策也越来越不相关。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允价值得到了国际会计学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近几十年来的一大研究热点与难点。
作为与国际接轨的标志,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明确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成为新准则的一大亮点。本文超越了以往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孰优的无谓之争,通过剖析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下的具体运用,进而指出这些运用对企业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做出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分析,最后针对公允价值运用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与对策,希望使公允价值观念能够以更为恰当的方式融入现行会计计量体系中。
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提出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回顾,并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第二章探究公允价值的基本理论,包括公允价值的概念、特征及其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
第三章全面剖析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实际应用状况,对其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投资性房地产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债务重组准则、企业合并准则中的运用做出详细分析。
第四章论述公允价值的运用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质量与财务比率的影响,并结合新疆百花村案例进行综合分析。
第五章就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