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的延伸和发展,在政治、军事和经济这三个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当中,经济安全发挥着根本性的基础作用。在世界各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历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根据各国自身的国情,将外商投资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规模。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外商投资规模迅速扩大,截止到2005年,FDI规模已经达到603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流入,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无疑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当前的情况下,适度外商投资规模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避免盲目引资对经济安全造成的消极影响。因此,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如何保持一个适度的引资规模使经济安全不受影响;如何来界定这一适度规模。本论文运用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论证分析方法。首先介绍了哈罗德—多马模型、收益—成本等理论,接下来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经济安全的关系,包括金融安全、产业安全、市场安全以及东道国自然资源安全,然后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利用FDI适度规模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当前我国引入的FDI规模已经超过适度规模,截止到2006年10月底,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485.76亿美元,与去年相比,同比增长0.34%,按照这一增长速率,2006年我国的FDI规模应超过适度规模,最后利用挤入挤出的经济学原理对其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并给出政策建议,包括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企业的竞争力,以免国家经济安全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