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中央和国务院近几年对“三农”工作高度关注,逐步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尤其是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本研究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09BSH008)为基础,研究农村信息化对农村生活质量影响及推动作用,分析并拓展信息化在提升农村生活质量上的有效性,最终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对我国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政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国内外关于信息化研究和生活质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信息化对农村生活质量有正向影响作用,其中对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最为明显;而信息化作用下农村生活质量各项内容也协调发展,其中政治与经济、经济与社会、社会与文化、文化与环境等直接路径关系最为显著。首先,本文提出研究问题,具体包含两方面内容;其一,农村信息化因素与农村生活质量因素间关系分析;其二,信息化作用下生活质量各项内容间协调发展关系分析。其次,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运用SPSS统计分析工具,先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量表信度和效度分析来评价量表质量;在上述基本分析结果合理的基础上,选取结构方程模型算法,运用AMOS模型验证工具,对模型进行识别和改进。大部分假设得到了证实,但也有部分假设被拒绝。最后,本研究表明信息化确实对农村生活质量有显著影响作用。对于政府实践而言,应当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信息化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建设;发挥信息化市场先导作用,为农民增收的同时提升农民消费水平;加强教育和医疗信息化引用,从根本上保障农民身心健康发展;借助信息化提升农村地区文化资源供给水平,创造农村和谐文化。总体而言,本研究对于我国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