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鸦通体黑色,发出哑哑的叫声。这一形象无论是文学作品、神话传说,亦或者在现实生活中,它的身影都随处可见。从遥远的北欧神话到现代的“乌啼兆凶”,都在诉说着乌鸦这一鸟类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而在遥远的伦敦,则流传着这样一则传说“如果有一天,渡鸦飞离伦敦塔,大英帝国就要灭亡”①;在中国,提起乌鸦,人们都会眉头紧皱。本文将以中英两国乌鸦形象的演变为切入点,比较其演变的不同阶段,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意涵和时代因素,最终揭示动物对人的文化意义及其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生态学和神话传说、文学作品等方面着手,分析乌鸦在世界各地的形象及其文化意涵,以便对全球化的乌鸦有全面把握了解,为之后中英两国乌鸦的研究奠定材料基础;第二章则介绍了渡鸦在英国象征意义的流变,从渡鸦和伦敦塔的传说开始分析,探讨乌鸦在英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形象和变化;第三章分析了乌鸦形象在中国,由“阳乌载日”到“乌啼兆凶”的演变过程;第四章通过分析乌鸦在中英两国形象演变的共同点,揭示动物崇拜中人和动物休戚相关的联系;通过对比中英乌鸦最终善与恶的归宿,分析动物形象在不同国家地位不一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乌鸦在英国和中国历史上,都曾经因为统治者加强皇权,稳定国家统治的需要而备受尊敬,却也因为喜食腐肉的特点而都被认为是死亡的使者。但乌鸦在两国的形象定位和不同归宿,恰巧说明,同一种动物形象,受到国家地理位置、政策变化、生态环境、文化产业、民族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动物和人都是平等的关系,乌鸦是狡猾残忍的,但是乌鸦也是伟大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