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掺杂钒磷酸钇低维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质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i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稀土钒酸盐为基质的纳米荧光材料在紫外光激发下具有很好的发光性质和热稳定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PO43-部分替代VO43-,荧光体的发光性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YPxV1-xO4:Eu3+被证明是潜在的PDP红粉材料,而Dy3+掺杂的YPxV1-xO4由于同时具有黄蓝发射峰而成为潜在的白色荧光材料。尽管对于稀土钒酸盐和钒磷酸盐的研究较多,但是通过燃烧法和静电纺丝法来制备该体系的研究还很少见,这将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中利用燃烧法和静电纺丝法,分别合成出YPxV1-xO4:Dy3+纳米粒子和YPxV1-xO4:Dy3+、YPxV1-xO4:Eu3+纳米纤维和纳米带。通过TG-DTA、XRD、FTIR、FESEM和荧光光谱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1)采用燃烧法合成了YPxV1-xO4:Dy3+(X=0,0.2,0.4,0.6,0.8,1)球形纳米粒子,粒子分散性良好,平均直径为61nm,随着X值的增加,样品的平均晶粒尺寸下降,Dy3+的Y/B比值与发光强度逐渐下降。当X>0.6时,可以观察到VO43-的发射,随着X增大而增强。当0.2<X≤0.4时,可以得到较好的白光。(2)首次采用静电纺丝法合成了YPxV1-xO4:Dy3+和YPxV1-xO4:Eu3+(X=0,0.2,0.4,0.6,0.8)纳米带,同时制备出纳米纤维来进行对比。纳米带与纳米纤维的性质很相似,但纳米带的发光强度大于纳米纤维的发光强度。随着X值的增加,样品的平均晶粒尺寸、发光强度以及Dy3+的黄/蓝比值与Eu3+的红/橙比值都逐渐下降,而当X>0.6时,可以观察到VO43-的发射,随着X增大而增强。此外,当0.2≤X≤0.4时,YPxV1-xO4:Dy3+发出较好的白光;X越低,YPxV1-xO4:Eu3+的色纯度越好。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特点、国内外发展现状及上转换理论。稀土氟化物通常具有高折射率和低声子能量,并且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和环境稳定性,因此被视为优秀的上转换基质
我哥为了玩游戏能够快速找到队友,特意拉了一个微信群。  我是最后一个被拉进群的人,我哥向他的朋友们介绍我:“这是我妹,比我们小两届,大名王瑾妤,你们叫她小名王炸就行。”  为什么要叫一个软萌萝莉“王炸”?这都怪我有个沉迷斗地主的爷爷。从我两岁开始,我爷爷就带着我辗转于小区里的各个牌摊。后来他们发现,谁要是把我抱在怀里,起到王炸的概率就会大很多。久而久之,我就多了个小名叫王炸。  一溜的“王炸妹妹”
期刊
近年来,具有超疏水性能的材料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主要应用在自清洁表面、防腐蚀、流体减阻、防结冰、防水涂层/面料和油水分离等方面。铜作为一种普遍使用的金属材料,它的表面
化学分子荧光探针是一种在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临床医学等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检测手段。其中的母体染料分子的荧光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以此为基础的分子探针检测性能。BODIPY(氟化硼配合二吡咯甲川)类荧光化合物以其量子产率高、波长范围大、不易受环境pH值的影响而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类分子具有强的紫外吸收和尖锐的荧光发射峰,具备较高的摩尔消光系数和高量子效率。对溶剂极性和环境的pH值不敏感,对生理环境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