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不同保护地栽培年限的土壤特性及其对蔬菜生理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对山东省保护地栽培土壤的改良措施。通过调查研究和大田试验,发现山东省保护地栽培对土壤的特性以及蔬菜生理特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保护地栽培年限的增加,土壤的盐渍化程度不断加重,并引起了土壤一系列物理及化学特性的变化,同时对保护地栽培的蔬菜的生理特性产生了影响,降低了保护地栽培蔬菜的品质以及产量。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保护地栽培年限的增加,保护地土壤的电导率逐年增加,pH值也逐年下降,即保护地栽培容易引起土壤的盐渍化和土壤的酸化。2、保护地栽培对土壤养分含量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保护地栽培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比露地栽培土壤的含量均有明显的增加,并且随着保护地栽培年限的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也是逐年增加的,这是引起保护地栽培土壤盐渍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3、保护地夏季种植一茬早熟玉米对土壤的养分含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会导致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降低,土壤电导率的下降,对改善保护地栽培土壤的盐渍化有明显的作用。4、在保护地栽培的土壤中施入腐熟厩肥对土壤的养分含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会导致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明显提高以及土壤电导率的升高,进一步加剧了土壤的盐渍化。5、在保护地中施入小麦秸秆后土壤的电导率有明显的下降,表层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有所下将,对改善保护地栽培土壤的特性有明显的作用。6、保护地栽培土壤对蔬菜的生理特性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保护地栽培的蔬菜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其生理特性发生了一系列不利于其生长的变化,且品质也有所下降。根据山东省保护地栽培的实际,为了改善山东省保护地土壤的特性和生产状况,应采取如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