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肠理气片治疗气滞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而气滞型(气秘证)是功能性便秘的主要证型。广东省名老中医罗云坚教授认为功能性便秘以肠道功能紊乱为主要发病机理,中医方面则以肠道气机紊乱为主要机制。而针对肠道气机紊乱,罗教授创立调肠理气法治疗气滞型功能性便秘。因此研究调肠理气法复方制剂调肠理气片临床疗效,可以进一步研究、验证调肠理气法的临床应用。  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以调肠理气法复方——调肠理气片为观察药组,与四磨汤口服液对照药组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一般情况、病情程度及临床症状等。通过量化评分与SPSS19.0数据统计处理后评价临床疗效。  研究结果:  结果显示:1.从总体疗效看,观察组共38例,治疗2周后痊愈率15.8%,显效率47.4%,有效率28.9%,无效率7.9%,治疗4周后观察组痊愈率18.4%,显效率47.4%,有效率26.3%,无效率7.9%。对照组36例,治疗2周后痊愈率8.3%,显效率30.6%,有效率38.9%,无效率22.2%,治疗4周后痊愈率8.3%,显效率33.3%,有效率38.9%,无效率19.4%。组间差异性统计学处理后表明,不论治疗2周还是4周,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2周及4周后,观察组总体疗效均优于对照组。2.从中医证候疗效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观察组与治疗组治疗前后积分均有改善,治疗前后积分组内对比经统计学处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积分改善对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观察组对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3.在临床主要症状改善方面,两组经治疗后均可使大便性状改善、大便次数增多、每次排便时间缩短,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组间对大便性状、大便次数的改善进行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对于大便性状及大便次数的改善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而组间每次排便时间的改善情况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4.从便秘伴随症状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各项兼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除治疗4周后排便费力感项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外,组间对排便不尽感、胸胁胀满、矢气肠鸣、腹胀腹痛、纳呆、神倦乏力等症状进行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5.在舌苔、脉象客观指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有所改善,然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6.在病情程度改善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对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观察组对病情程度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7.另外,病情越轻疗效越好(P<0.05);年龄段越小,疗效越好(P<0.05);病程长短与疗效无明显相关(P>0.05)。  研究结论:  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气滞型功能性便秘均有明显的疗效。调肠理气片的总体疗效优于四磨汤。两组药物对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调肠理气片对于大便性状、大便次数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四磨汤组。  
其他文献
插画是文学和美术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设计的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形式。动画短片是动画技术与艺术结合创作而成的产物。笔者钟爱于与插画艺术和动画创作,所以尝试着把插画的风
目的:  寻常性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痤疮患者容易发生低落、焦虑和愤怒等不良情绪,潜在地影响着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通过分析整理大量古今文献,认为仲景肾气丸原方是为温补肾气而设,肾气虚是因肾精亏损,无以化生肾气,故该方以干地黄、附子共为君药,以补精化气.同时补中寓泻,补泻相合.其配伍
中华才艺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必修课,近年来我们深刻认识到其重要性.根据该课程实践性、展示性、多样性的特点,发现现阶段在课程内容和师资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由此提出了
目的:血管性痴呆(VD)是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痴呆综合征的总称.该实验通过观察健脑活血通络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模型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