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全面总结回顾国内外含钛高炉渣,特别是攀钢含钛高炉渣的综合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综合利用攀钢含钛高炉渣的一种方案,即将含钛高炉渣进行碳氮化处理以提取Ti(C,N)作耐火材料,而残渣用于生产水泥或直接铺路等,或将含钛高炉渣直接应用在耐火材料中,以达到全量和高附加值利用的目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一热力学分析表明,渣中钛的氧化物碳氮化比碳化更容易,在1200℃左右就可以与C、N2反应生成TiN,而在1300℃左右才可碳化生成TiC。本论文碳(氮)化实验研究温度范围为1300~1500℃。二在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首先以TiO2-CaO-SiO2-Al2O3-MgO五元合成渣为主要原料,分别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下进行了碳化或碳氮化还原实验,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产物的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在氩气气氛下,产物主要为TiC;在氮气气氛下,产物主要是以TiN为主的Ti(C,N);氩气气氛下TiC的粒度比同一实验条件氮气气氛下Ti(C,N)的粒度要小1~4μm。三以攀钢含钛高炉渣为原料,在氮气气氛下进行碳氮化实验,考察碳氮化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及配碳量对Ti(C,N)的形成及其晶粒大小的影响。结果是较理想的碳氮化工艺条件为:碳氮化处理温度1450℃、保温时间2h、配碳比为1。此时,碳氮化比较完全,Ti(C,N)的平均粒径可达2μm以上。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添加剂(如K2CO3、CaF2和Fe2O3)的作用,结果表明,渣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对Ti(C,N)的生成量影响不大,但可有效地促进其晶粒的生长及团聚,其中最大Ti(C,N)团聚体尺寸可达23μm左右,加入Fe2O3的试样中Ti(C,N)晶粒及团聚体最大,不加任何添加剂的试样中Ti(C,N)晶粒最小,且没有聚集长大的趋势。四初步研究了攀钢含钛高炉渣或经(1300℃,3h)碳氮化处理后的攀钢含钛高炉渣对铁沟捣打料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在1450℃下保温3h后的抗渣性能。结果表明攀钢含钛高炉渣或经处理后的攀钢含钛高炉渣均能有效地改善铁沟捣打料的各项常规物理性能及抗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