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教与学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大学英语教材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因此,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向来都非常重视大学英语教材的建设。近年来,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呈现出由纸质教材向立体化教材的转变,这一转变的主要推动力正是教育部于2004年初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该教学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大学英语教材由此开始了立体化进程。2007年,教育部重新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对今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了新的标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并进一步突出强调了“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掀起了新一轮立体化教材的开发热潮。目前,国内教材市场空前繁荣,大学英语教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面对种类繁多的教材,对其进行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同时也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和学生学习的中心内容。教材质量的高低,教材设计与编写是否科学合理,对一门课程的教学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尝试对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做出研究,重点评估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的使用情况。本文以《大学英语(全新版)》为研究对象,该教材是2001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立体化教材,国内各大高校广泛使用。第一章开始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整体论文研究框架。评估大学英语教材的使用有利于教学大纲的实现,能为高校选择教材提供参考依据,也能为教材进一步提高提供参考意见。第二章是文献回顾。作者首先阐述了教材的定义及教材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优质教材的特点以及不同学者提出的教材评估原则。最后回顾了我国大学英语教材四个阶段的发展历史,因为这些是新教材设计和评价的基础和依据。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教材编写的理论基础。除行为主义,建构主义,认知主义等基本理论外,作者还介绍了与教材编写相关的新兴理论。此外,多媒体教学模式在大学教学中得到不断推广,因此作者也着重阐述了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理论。第四章是正文部分。作者首先介绍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的背景及其定义,而后详细分析了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的代表作—《大学英语(全新版)》。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作者总结出立体化教材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在参考理想中的立体化教材使用效果后,作者对改进立体化教材的使用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五章首先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回顾,然后作者指出本论文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