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β-环糊精具有“外亲水,内疏水”的独特环状空腔结构,这种独特的疏水性空腔结构能够包合与其空腔尺寸相匹配的客体小分子,通过分子间弱键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超分子包合物。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利用β-环糊精及其功能衍生物(MCT-β-CD)的疏水空腔实现对驱蚊剂-氯菊酯的包合,制备出稳定的包合物配合物,通过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将其整理到棉织物上,制备出缓释性能良好的、具有防蚊功能的纺织品。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本文采用超声波法制备β-环糊精、功能性β-环糊精(MCT-CD)与氯菊酯的包合物,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制备包合物的影响,用正交试验确定了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1)对包合物形成影响的显著性依次为:温度>主-客体物质的量比>超声功率>反应时间;2)β-环糊精与氯菊酯形成包合物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0℃,n(β-环糊精):n(氯菊酯)=1:1.5,超声功率70KHz,包合时间2h。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等分析方法对包合物的物相性能、热性能、光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证明了包合物的形成,确定了其结构形态。结果表明:与包合反应的各反应物及其物理混合物相比,包合产物呈现出了新的物相性质。β-环糊精与氯菊酯通过分子间弱键相互作用形成了超分子包合配合物;3)运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氯菊酯、β-环糊精、β-环糊精/氯菊酯的包合配合物的基态的构型、计算了它们的振动光谱、IR和Raman强度,并计算了包合过程的包合能、包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ΔH、ΔG、ΔS)。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的构型、光谱与实验结果能很好地吻合,证实了预测结构的正确性。包合反应的ΔH、ΔG、ΔS均为负值,表明包合过程是个自发过程,且主要由熵驱动。将β-环糊精/氯菊酯的包合物超声分散到水性聚氨酯(自制)的乳液中,制成β-环糊精/氯菊酯/水性聚氨酯复合整理剂,通过二浸二轧整理工艺将复合整理剂整理到织物上,研究了整理工艺对棉织物增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浴比、浸渍时间、焙烘温度和时间对棉织物的增重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经综合考虑得到了棉织物的最佳整理工艺:浴比为1:30、浸渍时间为15min、焙烘条件130℃×3 min。比较处理前、后织物的拉伸性能、白度、透湿性和透气性等服用性能,发现其服用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物防蚊测试显示,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明显的驱蚊效果。与其它的防蚊整理相比,本研究采用的主、客体分子对人体的毒害性小,主客体包合率较高,能形成稳定的包合物。通过对氯菊酯的控制释放,可以延长棉织物的驱蚊时间,提高防蚊功能,且不易被洗脱。虽然聚氨酯胶黏剂的使用导致了棉织物的服用性能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基本能达到棉织物服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