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提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是今后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其中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观念,同时新课程标准中对研究性学习做出了相应的要求,而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开展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对人地协调观和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进行了探讨。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以及梳理了国内外人地协调观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进展,同时明确了研究路线。其次对“地理核心素养”、“人地观念”、“人地协调观”、“研究性学习”、“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分析了其理论基础。接着对高中生和教师的人地协观素养培养和研究性学习开展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调查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分析,总结了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和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在高中的实施情况以及问题。随后对研究性学习的设计目标、设计内容选取的原则及来源做出了说明,并根据课堂内研究性学习和课堂外研究性学习的两种学习方式,总结了几种常用的研究性学习一般流程。根据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流程,分别对人地协调观中“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和“人与地相互协调”的三个内容,设计了三个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对其进行实践应用,旨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培养高中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对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立足于相关理论和概念,采用理论分析、问卷调查、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方法,研究的内容和形式对广大一线地理教师深入了解人地协调观和地理研究性学习及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高中生的人地协调观素养的相关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