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以胃癌患者的婚姻状态为切入点对患者的预后进行了一个基于SEER数据库的分析研究,同时运用了试剂盒提取来提取胃癌患者血清中的外泌体,为临床上胃癌疾病的诊断、监测以及预后评估提供新的途径。在本研究中揭示了不同婚姻状态下胃癌患者的手术接受率和远处器官转移发生率的差异,阐明了患者的婚姻状态对胃癌患者肿瘤特异性生存率的影响,验证了试剂盒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提取外泌体技术。本研究将会全方位地加深临床医务人员对胃癌疾病的了解,提醒临床医务人员重视社会因素如婚姻状态,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且在诊治过程中能够实现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疾病监测和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1)本篇论文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分析是基于美国国立癌症中心SEER数据库进行的。在纳入过程中排除标准为:婚姻状态不明确的病例资料被排除;随访信息及生存时间信息不完善的病例资料被排除;是经过尸检或者死亡报告证实为胃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被排除;年龄小于15岁的病例资料被排除;未经病理学证实的诊断为胃癌的资料被排除。最终纳入了 SEER数据库中所收录的2010年到2015年间胃癌诊断明确的35191个病例资料,对其进行婚姻状态与胃癌患者预后情况关系的分析。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取卡方检验方法分析差异的统计学意义,二元逻辑回归方法分析婚姻状态与手术接受率和远处器官转移发生率的关系,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和KM生存分析评估胃癌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SEER数据库的资料获取和筛选应用SEER-STAT(8.1.5)软件,分析数据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0.0软件。(2)采用Total Exosome Isolation试剂盒提取胃癌患者血清来源的exosome: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来检测血清来源的exosome形态及直径大小;Western blot技术验证外泌体表面标记分子的表达情况,即CD63。结果:(1)肿瘤≤1cm的胃癌患者中,已婚的患者所占比最高;被诊断为Ⅳ期和M1期的胃癌患者中,单身患者占比最高,而0-Ⅲ期的患者中,已婚患者的比例居高。(2)已婚的胃癌患者更倾向于接受手术治疗,丧偶患者是四种状态中接受手术治疗率最低的。(3)已婚、投保的胃癌患者有较低可能发生远处器官的转移;中老年较青年有较高的远处器官转移发生率,但45-59岁的患者最高;黑种人具有较高的远处器官转移发生率,而责门癌、高中分化、印戒细胞癌及类癌具有较低可能发生远处器官转移。(4)在四种婚姻状态组别中,已婚胃癌患者的肿瘤特异性生存率最高,而丧偶患者最低。(5)来源于胃癌患者血清中的外泌体是一种直径小于100nm的囊泡,并表达CD63分子。结论:(1)婚姻状态稳定的胃癌患者有较好的预后。(2)试剂盒提取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外泌体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