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由于具有自主发光、超薄、响应速度快、可制作成大面积等特点被认为是继液晶显示后的新一代显示技术。OLED能制作成可弯曲可折叠的柔性显示,被誉为“梦幻显示器”。柔性显示的实现目前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其中柔性衬底和柔性电极是两个关键的因素。在本文中,我们将银纳米线-光交联聚合物薄膜相结合,其中,银纳米线作为柔性透明电极,光交联聚合物作为柔性衬底。我们以此来制作柔性OLED,并通过柔性测试验证了柔性电极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采用较低温度(60℃)条件下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方法生长的氧化锌薄膜与银纳米线相结合,进一步改善了原有银纳米线电极的性能。本文首先对柔性电子技术进行介绍,进一步概述柔性OLED的发展,然后对柔性OLED的关键性问题进行分析,包括机械性能、寿命、光学性能及电学性能几个方面,以此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基础。我们主要是采用衬底剥离技术结合旋涂方法,在聚合物衬底上得到银纳米线电极。用这种方法制备的银纳米线电极,平均表面粗糙度与硅衬底近似,这也是柔性OLED具有良好性能的重要原因。通过优化银纳米线溶液的浓度,我们采用5mg/ml的来制备银纳米线电极,最终得到的银纳米线电极电阻为45.7Ω/口,基于这种电极制备的柔性OLED最大电流效率为13cd/A,相同的器件结构下,可以与传统的以ITO为阳极,以PET为衬底的柔性器件相媲美。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制备的银纳米线-聚合物薄膜在2mm的曲率半径下仍然能保持稳定的机械柔韧性。为了进一步改善银纳米线电极的导电性能,我们制作了一种复合电极,即将银纳米线网络与低温ALD方法制备的氧化锌相结合。氧化锌能够有效地填充银纳米线组成的交织“网络”的空隙,增加纳米线的接触,使得连通更加有效率,另一方面是改善了银纳米线与有机层的界面接触,提高载流子注入和取出水平。我们制作单载流子器件——空穴注入器件来验证低温生长的氧化锌的作用。最后我们得出结论,低温ALD生长的氧化锌有助于银纳米线电极发挥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