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生死观差异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人类文化生成以来,死亡概念的形成与确立就是一道无法逾越的迷思。千百年来,各种宗教、哲学流派的形成都试图对死亡做出解释,以安抚人们对死亡的恐惧,然而却无一成功。死亡的必然性使人类面对死亡时只能选择超越,而超越死亡的不同方式反映了中西方独特的文化特征。葬礼的出现是人类对死亡超越的外在仪式,中西方皆有,不同的葬礼体现了不同的中西文化。丧葬仪式是一个民族或社会文明程度的指示剂,也是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作为人类所独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和文化行为,丧葬礼俗与人类文明一样古老,反映着人们对于世界和自己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的认知。因此,对于丧葬礼俗的研究,古今中外的学者历来都赋予人文主义关注。东、西方之间在丧葬习俗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基于它们对死亡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和阐释。本文以丧葬礼仪为切入视角,从哲学,宗教,文化角度解析中西各具特色的丧葬习俗形成的内因,以掌握两种文化的不同特点。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生死观,并由此折射出千百年来深植人心的思维方式差异和情感结构差异。也正是由于生死观的差异孕育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特质,影响着人类历史。中国古典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儒家、道家思想的贡献,因而对生死观的中国式解读,这两种思想也提供了各自的诠释。儒家思想注重人现世的生活,强调做到三立,以求获得永生;而道家则更看重自然之道,认为生与死不过是顺应天道,宣扬平淡对待生死。而西方古代文化中的生死观主要是从终极(即死亡)的角度出发,主张灵魂不灭的思想。本文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简单介绍了本文的写作意义、研究创新和研究动态。第二章详细地介绍了本文使用的理论框架-结构主义。第三章详细论述了中西方丧葬仪式的不同。第四章从哲学、宗教、文化角度对仪式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中西方生死观差异及原因。最后一章是对全文的总结。作者在探讨生死观的基础上,通过以中西方丧葬礼仪为例,对中西方文化之死亡观进行了评判,分析了其产生差异的原因,以期能帮助当代人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他文献
陈师曾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篆刻家、美术理论家和诗人,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上世纪二十世纪初,文化界掀起了对中国传统绘画改良的热潮,中国传统绘画
特里林教授是美国第一流的文学评论家之一。在下面这篇卓具识见的文章中,他论述了弗洛伊德与文学的关系。文章开宗明义就是一席惊人高论;精神分析可被视作十九世纪文学中浪漫
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重金属的一些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 ,并讲述了处理方法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其典型的病理特征是炎性细胞浸润、髓鞘脱失、轴索变性及胶质细胞增生等。具有复发、缓解及致
本文首先讨论了方言区拼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以提高中小学拼音教学的实际水平。
对电子化工原料及产品草酸钴、氯化钴、钴酸锂中的铁进行测定,基体中高含量的钴对铁(约0.001%)的测定造成了干扰。用乙酸乙酯萃取其中的铁,采用邻菲罗林光度法测定,测定结果
期刊
红掌是一种源于中南美洲的天南星科花烛属植物,作为室内盆栽植物和切花花卉而广受欢迎。目前中国已开始红掌本土化的育种研究,但由于周期较长、遗传背景复杂、遗传资源不足、
<正>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的要求是:"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
目的:探讨每搏量变异度联合CI、CVP指导腹部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容量治疗的效应,为临床容量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择期行腹部胃肠道肿瘤切除术的患者40例,性别不
《肖申克的救赎》一直被认为是最受欢迎的美国电影之一,它深刻地体现出了美国个人主义核心价值观。本篇论文旨在揭露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个人主义从而让我们更深入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