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研究的城市设计是指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地方政府公共干预行为的应用型城市设计,它通过控制和引导城市开发活动,塑造符合公共利益需求的城市空间形体环境。在以全球化竞争和市场化改革为背景的我国转型期城市发展中,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能和行为模式正在发生着持续的转变,这也必然对于城市设计实践的过程和结果带来各种深层次的外部影响。公共经济学(也称为公共部门经济学)是“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科学,它从经济的角度来解释、分析和规范政府的职能和作用”地方公共经济与城市空间形态在发展规律上具有相关性,在国内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城市化进程中更表现出“同质性、同构性和同步性”2的关联特征。因此,本文试图借鉴公共经济学及其相关的经济学理论,从地方公共经济的制度环境入手对城市设计实践开展跨学科的研究,通过分析转型期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影响和制约城市设计运作的现实问题及其形成机理,以及深化地方公共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全新机遇和现实挑战;着重探讨在地方政府职能转型趋势下,城市设计发展的前瞻性思路和可操作性的应对策略。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对地方公共经济影响下的城市设计研究课题展开论述:(1)第一部分:第一章的绪论,指出转型期城市设计的公共干预失效现象该章首先指出当前城市设计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公共干预失效现象和相关研究中的困惑和不足,其次论述论文的研究视角、目的和现实意义,最后介绍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其中,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公共经济学及其相关的经济学基本理论、经济学视角的城市设计研究、政府行为视角的城市设计研究这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2)第二部分:第二至第四章,构建城市设计与地方公共经济关系的逻辑框架,从地方公共经济视角分析转型期城市设计运作失效的内外部影响因素,然后阐述新时期深化地方公共经济体制改革对于城市设计所带来的全新机遇和现实挑战第二章主要论述地方公共经济的基本规律和城市设计的公共经济特征;结合西方当代城市设计发展的实证,分析地方公共经济演变对于城市设计实践所带来的具体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第三章通过解读转型期地方公共经济制度环境下的政府职能及其行为模式,分析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偏差所导致的城市设计配置作用误区,以及公共产品供求制度失衡对于城市设计配置机制所产生的内外部制约。第四章立足于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趋势,探讨地方政府职能转型对于城市设计配置作用的重新导向,以及城市治理模式转型在城市设计空间配置机制完善中所提出的全新要求。(3)第三部分:第五至第七章,探讨在转型的机遇和现实的挑战下,根据地方政府职能转型的导向,城市设计在空间配置作用上进行积极重构的策略思路;以及按照城市治理转型的要求,城市设计在空间配置机制上进行主动创新的可行模式第五章根据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型方向,从内生转型的引导、紧凑城市的整合、空间分配的均衡、社区分异的融合这四个主要方面,探讨城市设计在空间配置作用中的积极重构策略。第六章根据城市治理的转型要求,从界定产权的设计导控机制和均衡博弈的公众参与机制这两个角度,对城市设计空间配置机制创新的可行策略进行探讨。第七章对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进行归纳,并对研究的进一步完善进行展望。本论文对于地方公共经济制度环境下城市设计运作逻辑的理论建构、现实问题的形成机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具体的应对策略等多个方面形成了研究的创新点,对于转型期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本土化研究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探索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