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边疆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为什么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出口导向型的国家来说,与沿海地区具有同样对外贸易区位优势的边疆地区,不仅没有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反而更加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呢?主导产业群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支柱,更会对其他产业产生扩散效应,进而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主导产业群不断更替的过程正是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我国边疆经济发展的滞后,很大程度上也是主导产业群的相对落后造成的。本文从主导产业群发展的角度来分析我国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首先,通过总结归纳前人对主导产业的研究成果,本文构建了一套主导产业群评价体系,包括总区位商、技术进步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四项指标;其次,利用1993年以来我国边疆地区的工业行业数据,识别出了我国边疆地区的主导产业群主要集中在能源、原材料等资源密集型产业,而我国东北边疆的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能源产业和交通运输产业,西北边疆的主导产业只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西南边疆的主导产业群相对丰富,但仍主要集中在资源型的原材料产业上;再次,针对我国边疆地区的区位优势特点,本文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沿边开放对我国边疆地区主导产业群的影响作用,发现沿边开放并未有效促进我国边疆地区主导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而边疆的自然条件丰富、政策偏重资源产业、交通条件差和开放程度弱及周边国家相似的资源条件和较差的经济发展条件都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最后,为了使主导产业群能真正成为我国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本文认为应采用外向型路径来优化我国边疆地区的主导产业群,其中东北边疆的优化方向是高新技术产业,西北边疆的优化方向是新型轻工业,西南边疆的优化方向则是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