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扩展带来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略。为了研究城市扩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文选取城市扩展问题较为突出的北京市城区作为研究区,以城区近20年来城市扩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为基础数据,结合遥感与GIS技术方法,从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动态度与土地利用转移概率三个方面对北京市六环内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人口变动、经济发展、资源能耗、空气质量等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对北京市整体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随后,建立作为一个“点”的北京市城区扩展数据与作为一个“面”的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状况之间的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人口、经济与土地利用程度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结果表明:北京市的城市扩展随时间的变化呈现递增过程,以中心为始点,由内而外逐渐推进,1995年-2015年间,中心的土地利用程度最大,五、六环的动态变化程度最大。在城市的扩展过程中,居民消费水平、总人口数量、人均GDP、三大产业及农林产值等因子对北京市城市地类的变化具有较大的驱动作用,其也是影响城市地类扩展变化的主导因素。其中,GDP总量、人均绿地面积与林业总产值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程度较大;建设用地类型的扩展、建设用地所占百分比与居民消费水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呈负相关,且相关程度较大;农业总产值、人均建设用地与人口密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呈负相关,但相关程度相对较小。选题的研究分析了城市扩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为处理好城市扩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