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是一种脑内小血管病变所致的微小出血现象,随着磁共振神经影像技术的进展而日益受到关注。虽然关于CMBs的研究很多,但目前国内外尚缺少较大样本针对高龄老年CMBs的研究,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CMBs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并探索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搜集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南楼神经内科住院患者217例,年龄60~96岁,平均81±6岁。采集病史及实验室检查资料,签署知情同意。采用GE公司1.5T的扫描仪行常规磁共振T1WI、T2WI、T2-FLAIR序列及SWAN序列检查。分别记录各个脑叶及脑区的CMBs病灶数、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数,采用Fazekas改良方法对脑室旁白质高信号(PVH)和深部白质高信号(DWMH)独立评分。应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及画钟表测试进行认知功能评估。从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至2011年尸检病例中,选出年龄70岁以上病例共19例,其中确诊脑淀粉样血管病(CAA)7例,非CAA12例,观察记录镜下微小出血情况。结果:1、CMBs在本组老年人中检出率较高(39.2%),且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增高,90岁以上老人检出率高达50%;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1.677,p=0.027)、高血压(OR=5.415,p=0.004)和脑出血(OR=4.065,p=0.032)是皮层-皮层下CMBs危险因素,而脑梗死(OR=3.376,p=0.001)是深部CMBs的唯一危险因素。2、随着白质病变及腔隙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加重,CMBs的检出率明显增高;皮层-皮层下CMBs只与年龄相关(r=0.150,p=0.027),而深部CMBs则与PVH严重程度(r=0.377,p<0.001)及深部白质DWMH严重程度(r=0.336,p<0.001)相关,且不受高血压影响,深部CMBs与腔隙性脑梗死亦明显相关,但此相关性依赖高血压的存在。3、脑微出血是老年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4.077,p=0.042)。CMBs与总体认知功能下降以及视空间/执行、抽象、延迟回忆功能受损有关(p<0.05),与深部病灶相比,皮层-皮层下CMBs可特异性地导致语言功能受损(p=0.004)。4、脑微出血(OR=5.860,p<0.001)尤其是局限于脑叶的CMBs(OR=20.439,p<0.001)是CAA的独立危险因素,尸检确诊CAA病例镜下检出微出血的比例明显高于非CAA者(p=0.037)。结论:1、脑微出血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其患病率逐渐增高,年龄、高血压及脑出血是皮层-皮层下CMBs独立危险因素,而脑梗死史是深部CMBs唯一独立危险因素。2、脑微出血与脑小血管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提示他们可能有着相似的血管病变基础。3、脑微出血是老年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皮层-皮层下CMBs可特异性地导致语言功能受损。4、脑微出血尤其是局限于脑叶CMBs有潜能作为脑淀粉样血管病早期诊断及其相关脑出血预警的影像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