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模化猪场常由于舍饲环境贫瘠引发猪的一系列异常行为,如仔猪咬耳、咬尾、恶性攻击等,严重影响了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为进一步改善生猪饲养环境,迫切需要按动物行为和生物学特性需求设计新型的健康养殖工艺。舍饲散养工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其特点为暖床大群饲养、“猪厕所”结合干清粪工艺和为猪提供磨牙链等福利性设施,并于2003年在河北邯郸设计建设了示范种猪场。为了探讨该新型舍饲散养工艺在我国的实际生产效果,本文首次较系统地研究断奶仔猪在该工艺条件下的相关问题,包括仔猪混群后的行为与圈栏环境之间的关系、仔猪定点排泄行为、新型暖床水暖加热系统的应用效果、运输对仔猪行为的影响等,结果表明:
1、舍饲散养环境下断奶仔猪的采食行为和排泄行为的高峰时段基本一致;虽也发现了少量的仔猪攻击行为,但未发现仔猪的咬尾、咬耳现象,且断奶仔猪的体重均匀度有所提高,表明采用舍饲散养工艺,可进行断奶仔猪大群混群饲养。
2、舍饲散养环境下断奶仔猪粪尿排泄点的选择试验结果表明,仔猪多选择在圈栏内“猪厕所”、拐角处或空余暖床内排泄;当不改变圈栏内设施,仔猪对排泄点的选择几乎不发生改变;但封闭空余暖床,仔猪对排泄点的选择将发生改变,选择在“猪厕所”处的排泄明显增加,这表明当提供的暖床超过仔猪躺卧面积时,会导致猪排泄点选择的紊乱,可为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3、本文首次对舍饲散养环境下冬季暖床水暖加热系统进行了现场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空圈时,当舍内温度在8.8℃,挂帘暖床内部温度达到13.4℃;断奶仔猪进圈后,当舍内温度在13.0℃,挂帘暖床和未挂帘暖床内部温度分别达到28.6℃和17.9℃,可满足断奶仔猪躺卧的温度需求。仔猪躺卧行为表明,当舍内温度低于9.9℃时,99%仔猪(小于48d)在挂帘暖床内躺卧;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仔猪在挂帘暖床内躺卧比例由99%~83%下降到54%~36%;在未挂帘暖床内躺卧比例由15%上升到41%,表明挂帘暖床对断奶初期仔猪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试验期间,断奶仔猪日增重和料肉比分别维持在500g·d-1和2.0∶1,每头仔猪平均能耗费用为2.2元。
此外,对该工艺的核心设备——暖床进行实验室模拟,以探求热源对暖床内部温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远红外加热灯,采用平面辐射板加热可使暖床内部获得较好的温度分布;断奶仔猪长途运输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运输密度(11.4头·m-2和6.8头·m-2)下断奶仔猪(<12.3kg)躺卧行为虽有差异,但其活动情况、体表受损和生产性能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