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网中低电压治理方法及实验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90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压配电网位于整个电力网络的末端,作为面向广大居民用户的最后一环,负责直接为用户供给电能,其网络建设与运行状况将对用户的电能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不同于发展成熟、架构完善的输电线路,我国低压配电网往往存在电气设备陈旧老化、导线截面小、供电半径大等问题,导致线路末端容易出现低电压现象。目前,电力部门常采用的线路改造方式成本高周期长、并联无功补偿法对电压抬升的效果不佳。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低压配电网中的电压偏移问题,本论文对低压配网中串联补偿技术的适用性进行研究,并对比了串、并联补偿在低电压治理过程中的抬升效果;进行了低压配电网中可控串联补偿技术(Thyristor Controlled Series Capacitor,TCSC)的研究,提出了适用于低压配网的TCSC优化结构与控制方法;在以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制了低压配电网TCSC实验装置样机,并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实验测试,验证了本论文方法与装置在治理电压偏移现象中的可行性。为解决实际低压配网中的低电压问题提供了新的参考方法和工程价值。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串联电容补偿在电力系统中的工作原理。在单点负荷情况下的电路模型下,分析了串联补偿对线路传输功率及电压损耗的影响。接着推导了目标电压下串联补偿所需的容抗值计算公式,并分析了串联补偿在线路中的最佳安装位置。此外,将串联补偿与并联补偿对低电压治理的原理及效果进行了对比:推导了两者在同一目标电压下各自所需的补偿容量公式,并在单点及多点负荷的低压配网线路模型中进行了计算比较,验证了电容串联补偿在低压配电网的低电压治理问题中比并联补偿更具有优势。(2)分析了传统TCS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稳态基波阻抗、工作特性曲线、谐波与损耗特性以及分层控制策略。针对TCSC在低压配电网中运行所面临的线路距离短、电容数量多等问题,提出了额外串联电感的TCSC优化结构,能够减少装置所需的电容器数量。接着对该结构TCSC的工作特性进行研究,发现适当地配置串联电感值还能够增大TCSC的容抗可调范围。对于目前TCSC工程中常用的查表控制方法,提出利用函数逼近的数学思想来更加灵活地在低压配电网中控制TCSC的基波阻抗。(3)针对我国典型的低压线路模型,提出采用中枢点电压管理的方式来选择调压目标,分析了TCSC补偿容抗的计算过程。接着,对浙江省某实际低压线路进行分析,确定了TCSC的补偿量大小和最佳补偿位置。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TCSC对线路低电压的治理方案与控制流程,并对装置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进行了介绍。此外,选定了装置主电路元件的型号与参数,并对装置的实物和整体布局设计进行了展示。最终形成了一套用于低压配电网低电压治理的TCSC实验装置样机。(4)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制的装置样机开展实验验证。首先,在前文给出的实际线路模型中按样机参数建立TCSC仿真模型,仿真验证TCSC在低压线路中对于低电压的提升作用和产生的谐波影响。接着,在实验室搭建实验平台,先对晶闸管模块的特性与功能进行了实验验证,随后在低负荷小电流的环境下对TCSC装置功能进行实测。结果表明本论文研制的实验装置对低电压现象具有良好的治理效果。
其他文献
燕麦β-葡聚糖是由β-1,3键和β-1,4键混合连接D-吡喃葡萄糖而成的均一线性多糖,在食品等领域广为应用,是燕麦发挥良好水溶性和降糖降脂功能的主要成分。目前β-葡聚糖的检测方法存在着价格昂贵、操作繁琐、耗时长等问题,因此开发准确、快速、经济的检测方法对于燕麦产业来说十分重要。本研究以不同品种燕麦为对象,分别根据溶剂保持能力、近红外光谱技术、以及荧光增白剂Calcofluor,研究与开发了三种燕麦
4-色烯酮和4-喹诺酮是生物活性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常见的核心骨架。例如,4-色烯酮衍生物依普黄酮和黄酮哌酯分别是一种抗哮喘和抗痉挛药物。而4-喹诺酮类化合物是大量抗菌药物如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的核心骨架。另一方面,喹啉和异喹啉结构是许多生物活性天然产物以及药物分子的重要结构母核,具有显著的生理活性。最近的研究显示,将4-喹诺酮和喹啉单元结合在一起的3-喹啉基4-喹诺酮显示出优异的抗菌活性,但是这方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以安全、高速、便捷、大运量、低排放等优点成为城市居民交通出行的首选工具。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作为轨道交通线路的节点,依附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得以大规模扩张。截止到2018年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共35个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185条,运营线路总长度5761.4公里,建设运营车站3394座。与常规公共建筑相比,轨道交通车站建筑作为连接室外与车厢的过渡空间,人员
随着科技时代的不断进步,云计算就像水电一样融入到人类生活,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各行各业。在复杂多变的云计算环境下,工作流应用调度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由于工作流任务与资源之间的映射是NP难问题,调度算法无法实现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出最优调度方案。目前在云计算环境下的工作流调度广泛使用的是一些启发式和元启式算法,它们性能较好但需要消耗较多的计算资源。传统的调度算法虽然效率较高计算资源消耗较少,但最终调度
基础是保证建筑物在其设计使用年限内安全及正常使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基础在整个建筑物的建造成本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独立基础以其结构形式以及性价比等优势,在基础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对独立基础的早期研究多主要集中在土质地基上,岩石地基上独立基础相关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相关成果不足以满足工程建设需求。与土质地基相比较,岩石地基具有弹性模量大,变形量小,承载力高,与基础接触面约束作用强等典型特点,导致独立
刺激响应性水凝胶对多种环境条件(如电场、溶液pH值、温度和化学物质)的敏感性,使其在药物释放控制、微尺度传感器、微流控、过滤/分离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探索。温度和pH双重敏感性水凝胶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刺激响应性水凝胶,其能够对人体重要的生理参数温度和pH做出响应,被广泛应用于药物输送系统。聚乳酸(PLA)是一种疏水性聚合物,具有无毒、无刺激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用完成后可以完全降解为H2O和CO2
现阶段新兴信息技术的研究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其他产业发展融合,学科间交叉发展成为了新趋势,各个行业也迎来了不同的机遇与挑战。建筑业作为整体规模庞大、信息化程度较低的传统行业,也在向更加高效、精细化、智慧化的发展模式转型。智慧建造理念的出现恰逢其时,它强调将信息技术集成服务于建筑行业,将信息管理、工作开展、技术应用、公开监管等方面在统一的管理云平台中完成,在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实现各参与方协同工作、信息
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与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生产基础设施是基础设施的重要方面。各类生产企业依赖生产基础设施生产产品,如白酒企业因为传统生产工艺复杂,需要依赖一系列生产基础设施生产白酒,然而人工生产、机械生产、高湿高热等环境会加速生产基础设施老化或频繁损坏,会有大量生产设施建设与维护项目产生。因为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项目进度管
随着生态文明体制建设不断深入,我国空间规划体系面临重大变革,以“多规合一”为基础,空间治理和结构优化为核心,用途管制为手段,一张蓝图全覆盖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逐渐成型。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提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将逐步替代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为新时期县域范围内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根本依据。作为国土空间结构中的基础空间事权主体,县域层面的空间规划需要解决
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代表乡村进入乡村振兴的新阶段。根据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生产理论,新阶段中势必会发生乡村功能的转型与乡村空间的重新构成。如果在乡村的转型阶段有意识的引导乡村空间的重构,有利于少走弯路,快速实现乡村振兴。鉴于此,本文运用新视角和新方法——后生产主义理论,同时基于城乡规划学主流“功能—形态”互动的研究范式,以乡村振兴为目的导向,研究由生产主义乡村转变为后生产主义乡村中,期间乡村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