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鄱阳湖泥鳅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因具有典型的黑斑性状,将其分为大花斑、小花斑和无花斑泥鳅。本论文对三种花斑泥鳅色素细胞组成、色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和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泥鳅色素调控相关基因MaMCH的初步功能进行了探讨,为后续将花斑性状作为泥鳅选育目标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泥鳅存在3种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虹彩色素细胞。大花斑泥鳅背部皮肤存在两种形态的黑色素细胞:树突状和圆形黑色素细胞。小花斑和无花斑泥鳅只存在树突状黑色素细胞。三种花斑泥鳅皮肤中黄色素细胞和虹彩色素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泥鳅背部皮肤黑色素细胞数量均大于腹部皮肤,大花斑和小花斑泥鳅背部皮肤黑色素细胞主要分布于表皮层和疏松层,无花斑泥鳅背部皮肤黑色素细胞主要在肌肉层结缔组织中和真皮层较多。大花斑泥鳅黑色素细胞胞体较大,独立分布,小花斑和无花斑泥鳅黑色素细胞形成色素带。三种花斑泥鳅黑色素细胞内黑色素体在成熟度和数量上存在差异,背部皮肤中:大花斑泥鳅黑色素体三、四阶段数目最多、成熟度较高;小花斑泥鳅存在一至四阶段黑色素体;无花斑泥鳅存在一至三阶段黑色素体。腹部皮肤中:大花斑泥鳅存在二至四阶段黑色素体;小花斑和无花斑泥鳅存在一至三阶段黑色素体。(2)为进一步探究三种花斑泥鳅背部花斑表型差异是否与色素含量有关,对三种花斑泥鳅色素含量、酪氨酸酶含量及其活性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显示:三种花斑泥鳅腹部皮肤黑色素含量、背部及腹部皮肤叶黄素含量和背部及腹部皮肤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花斑泥鳅背部皮肤和腹部皮肤黑色素含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背部皮肤黑色素含量是腹部皮肤1.17±1.11倍。三种花斑泥鳅血清中酪氨酸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花斑泥鳅背部皮肤中酪氨酸酶含量及活性最高,无花斑泥鳅背部皮肤酪氨酸酶含量和活性明显低于大花斑泥鳅和小花斑泥鳅(P<0.01),大花斑泥鳅背部皮肤酪氨酸酶含量是无花斑泥鳅的1.104±95.97倍、小花斑泥鳅的背部皮肤酪氨酸酶含量是无花斑泥鳅的1.098±90.47倍。(3)鉴于三种花斑泥鳅主要由于黑色素细胞及黑色素含量的差异导致,故对黑色素信号通路中MaMCH基因的初步功能进行研究,开展了泥鳅在连续光照8d和连续黑暗8d条件下,分别在2d、4d、6d和8d时采用q PCR检测MaMCH基因在脑、背部皮肤、腹部皮肤、肌肉、肝脏、心脏和肠道中的m RNA表达量。结果表明无论是在连续光照还是连续黑暗条件下,MaMCH基因在脑、背部皮肤和腹部皮肤中表达较高。黑暗条件下,三种花斑泥鳅背部皮肤MaMCH基因的m RNA表达趋势一致,均为先升高后降低,峰值出现在第4天;光照条件下,大花斑泥鳅和小花斑泥鳅背部皮肤MaMCH基因的m RNA表达为先上升后下降,其峰值出现在第6天(P<0.01),无花斑泥鳅背部皮肤MaMCH基因的m RNA表达峰值出现在第2天,之后开始逐渐降低。在第6天时,持续光照条件下三种花斑泥鳅背部皮肤MaMCH基因的m RNA表达量高于黑暗条件下的表达量(P<0.01),大花斑、小花斑和无花斑泥鳅光照条件下MaMCH基因的m RNA表达量分别是黑暗条件下的474.46±166.69倍、8.07±5.81倍、5.35±1.85倍。持续光照组中,大花斑泥鳅MaMCH在背部皮肤的表达均高于小花斑泥鳅和无花斑泥鳅的表达(P<0.01),光照条件下大花斑泥鳅MaMCH基因的m RNA表达量分别是小花斑泥鳅和无花斑泥鳅的25.2±160.41倍、73.3±164.76倍。(4)为进一步探究MCH基因是否通过调控三种花斑泥鳅的摄食导致三种花斑泥鳅生长性能的差异,本论文设置了饥饿组和正常投喂组,实验时间为20d,分别在5d、10d、15d和20d时采用q PCR检测MaMCH基因在脑、背部皮肤、腹部皮肤、肌肉、肝脏、心脏和肠道中的m RNA表达量。结果表明:无论在连续禁食还是连续正常投喂条件下,MaMCH基因在脑、背部皮肤和腹部皮肤中表达较高。在正常投喂条件下,三种花斑泥鳅MaMCH基因在脑组织中的m RNA表达趋势一致,均为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其最低值出现在第5天(P<0.01);在禁食条件下,三种花斑泥鳅MaMCH在脑组织中的m RNA表达量高于正常投喂组(P<0.01),禁食条件下三种花斑泥鳅MaMCH基因m RNA表达量分别是正常投喂组的241.14±0.89倍、433.75±0.42倍、163.83±0.46倍。三种花斑泥鳅MaMCH在脑组织中的m RNA表达量最高值出现在第5d(P<0.01),禁食条件下,大花斑泥鳅MaMCH的m RNA表达量分别是小花斑泥鳅和无花斑泥鳅的2.12±0.47倍、1.96±0.44倍;而10-20d时间段的变化幅度不大。综上所述,三种花斑泥鳅的花斑差异可能与黑色素细胞的形态、分布及黑色素体的成熟度存在密切关系,与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含量及活性有关,其中MaMCH参与到泥鳅色素调控和摄食调控过程,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三种花斑泥鳅花斑差异性及对三种花斑泥鳅体色调控和摄食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