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泥鳅三种表型的体色特征及其体色相关基因MaMCH初步功能的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S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鄱阳湖泥鳅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因具有典型的黑斑性状,将其分为大花斑、小花斑和无花斑泥鳅。本论文对三种花斑泥鳅色素细胞组成、色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和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泥鳅色素调控相关基因MaMCH的初步功能进行了探讨,为后续将花斑性状作为泥鳅选育目标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泥鳅存在3种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黄色素细胞和虹彩色素细胞。大花斑泥鳅背部皮肤存在两种形态的黑色素细胞:树突状和圆形黑色素细胞。小花斑和无花斑泥鳅只存在树突状黑色素细胞。三种花斑泥鳅皮肤中黄色素细胞和虹彩色素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泥鳅背部皮肤黑色素细胞数量均大于腹部皮肤,大花斑和小花斑泥鳅背部皮肤黑色素细胞主要分布于表皮层和疏松层,无花斑泥鳅背部皮肤黑色素细胞主要在肌肉层结缔组织中和真皮层较多。大花斑泥鳅黑色素细胞胞体较大,独立分布,小花斑和无花斑泥鳅黑色素细胞形成色素带。三种花斑泥鳅黑色素细胞内黑色素体在成熟度和数量上存在差异,背部皮肤中:大花斑泥鳅黑色素体三、四阶段数目最多、成熟度较高;小花斑泥鳅存在一至四阶段黑色素体;无花斑泥鳅存在一至三阶段黑色素体。腹部皮肤中:大花斑泥鳅存在二至四阶段黑色素体;小花斑和无花斑泥鳅存在一至三阶段黑色素体。(2)为进一步探究三种花斑泥鳅背部花斑表型差异是否与色素含量有关,对三种花斑泥鳅色素含量、酪氨酸酶含量及其活性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显示:三种花斑泥鳅腹部皮肤黑色素含量、背部及腹部皮肤叶黄素含量和背部及腹部皮肤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花斑泥鳅背部皮肤和腹部皮肤黑色素含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背部皮肤黑色素含量是腹部皮肤1.17±1.11倍。三种花斑泥鳅血清中酪氨酸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花斑泥鳅背部皮肤中酪氨酸酶含量及活性最高,无花斑泥鳅背部皮肤酪氨酸酶含量和活性明显低于大花斑泥鳅和小花斑泥鳅(P<0.01),大花斑泥鳅背部皮肤酪氨酸酶含量是无花斑泥鳅的1.104±95.97倍、小花斑泥鳅的背部皮肤酪氨酸酶含量是无花斑泥鳅的1.098±90.47倍。(3)鉴于三种花斑泥鳅主要由于黑色素细胞及黑色素含量的差异导致,故对黑色素信号通路中MaMCH基因的初步功能进行研究,开展了泥鳅在连续光照8d和连续黑暗8d条件下,分别在2d、4d、6d和8d时采用q PCR检测MaMCH基因在脑、背部皮肤、腹部皮肤、肌肉、肝脏、心脏和肠道中的m RNA表达量。结果表明无论是在连续光照还是连续黑暗条件下,MaMCH基因在脑、背部皮肤和腹部皮肤中表达较高。黑暗条件下,三种花斑泥鳅背部皮肤MaMCH基因的m RNA表达趋势一致,均为先升高后降低,峰值出现在第4天;光照条件下,大花斑泥鳅和小花斑泥鳅背部皮肤MaMCH基因的m RNA表达为先上升后下降,其峰值出现在第6天(P<0.01),无花斑泥鳅背部皮肤MaMCH基因的m RNA表达峰值出现在第2天,之后开始逐渐降低。在第6天时,持续光照条件下三种花斑泥鳅背部皮肤MaMCH基因的m RNA表达量高于黑暗条件下的表达量(P<0.01),大花斑、小花斑和无花斑泥鳅光照条件下MaMCH基因的m RNA表达量分别是黑暗条件下的474.46±166.69倍、8.07±5.81倍、5.35±1.85倍。持续光照组中,大花斑泥鳅MaMCH在背部皮肤的表达均高于小花斑泥鳅和无花斑泥鳅的表达(P<0.01),光照条件下大花斑泥鳅MaMCH基因的m RNA表达量分别是小花斑泥鳅和无花斑泥鳅的25.2±160.41倍、73.3±164.76倍。(4)为进一步探究MCH基因是否通过调控三种花斑泥鳅的摄食导致三种花斑泥鳅生长性能的差异,本论文设置了饥饿组和正常投喂组,实验时间为20d,分别在5d、10d、15d和20d时采用q PCR检测MaMCH基因在脑、背部皮肤、腹部皮肤、肌肉、肝脏、心脏和肠道中的m RNA表达量。结果表明:无论在连续禁食还是连续正常投喂条件下,MaMCH基因在脑、背部皮肤和腹部皮肤中表达较高。在正常投喂条件下,三种花斑泥鳅MaMCH基因在脑组织中的m RNA表达趋势一致,均为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其最低值出现在第5天(P<0.01);在禁食条件下,三种花斑泥鳅MaMCH在脑组织中的m RNA表达量高于正常投喂组(P<0.01),禁食条件下三种花斑泥鳅MaMCH基因m RNA表达量分别是正常投喂组的241.14±0.89倍、433.75±0.42倍、163.83±0.46倍。三种花斑泥鳅MaMCH在脑组织中的m RNA表达量最高值出现在第5d(P<0.01),禁食条件下,大花斑泥鳅MaMCH的m RNA表达量分别是小花斑泥鳅和无花斑泥鳅的2.12±0.47倍、1.96±0.44倍;而10-20d时间段的变化幅度不大。综上所述,三种花斑泥鳅的花斑差异可能与黑色素细胞的形态、分布及黑色素体的成熟度存在密切关系,与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含量及活性有关,其中MaMCH参与到泥鳅色素调控和摄食调控过程,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三种花斑泥鳅花斑差异性及对三种花斑泥鳅体色调控和摄食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硫氧还蛋白基因(thioredoxin,Trx)是Nrf2/ARE抗氧化通路下游靶基因之一,在保护核酸、抵抗氧化应激、控制细胞凋亡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Nrf2/ARE通路应对氧化应激时,先由核转录因子Nrf2与小Maf蛋白结合,再识别基因启动子区上抗氧化元件(ARE),从而调节基因表达。本文研究了褶纹冠蚌Nrf2在微囊毒素刺激下调控Trx表达的机制。构建pGBKT7-Nrf2载体,重组质粒转到Y2
环境雌激素类化合物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些残留在环境中的有害物质,通过饮食、呼吸、皮肤接触等多种途径进入机体,与生物大分子(例如:蛋白质、酶、核酸等)发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对其功能或特性产生影响,进而对人体和动物引发毒害作用。鉴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和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的重要
对于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而言,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TLR)是其关键模式识别受体。目前,大多数哺乳动物具有10-13种TLR,每种受体都能识别特定的配体并诱导多种炎症级联反应。其中,TLR3能够识别dsRNA,通过招募TRIF,向下游传递信号,启动先天性免疫反应。WDFY1(WD repeat and FYVE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渔业生境退化是渔业资源衰退和生物多样性丧失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研究表明,71%的淡水鱼类物种灭绝是由于栖息地丧失造成的,因生境萎缩和退化,鱼类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渔业产量减少35%以上。世界各国对于渔业生境的退化和修复极为重视,提出了多个相关的研究计划和行动方案,并且从理念上更关注于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地域辽阔,湖泊众多,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具有世界罕见的众多浅水湖泊,渔业资源和水生生物
红景天苷是中药红景天中最主要的活性物质成分,文献报道具有抗炎、抗癌、抗衰老及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目前已经发现红景天苷可以延长线虫和鱼类的寿命,但其具体抗衰老机制并不明确。本文在C57BL/6J雄性小鼠模型中,使用多组学测序对红景天苷的抗衰老作用进行研究。我们首先将24只同龄小鼠随机分配为两组,一组使用红景天苷饲喂,另一组为空白对照。然后采用焦磷酸测序、转录组测序、16S rDNA测序等测序技术
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烧伤中心2011-2015年及2016-2020年严重烧伤患者的感染病原菌来源、分布、耐药性及感染率的变化,总结其变化规律,为临床正确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发生及控制医院感染流行提供详实依据,以提高严重烧伤患者的救治率。方法:收集2011年至2020年我院烧伤中心严重烧伤患者性别、年龄、烧伤因素、烧伤面积、人数及送检病原菌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病例分组按照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能够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很多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所以说建筑行业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控的重点,一旦爆发事故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是建筑行业的特点,使得项目应急管理的难度较大,对建设项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控制和处理,如何最大程度的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者一旦发生事故如何减少危害,是一个重大目标。这就要求项目
自闭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神经发育紊乱性疾病,核心症状为社交障碍及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其发病原因和致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自闭症具有高度遗传性,在其相关基因中,chd8是近年来发现的高风险基因之一。携带chd8基因缺陷的患者表现出高比例的自闭症状,近80%伴有巨头畸形的症状。然而,chd8基因突变如何导致巨头畸形目前仍不清楚。我们前期研究发现,敲除或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选用绿色低毒的碳酸二甲酯(DMC)作为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聚己内酯(PCL)的溶剂,同时引入骨传导性能良好的纳米羟基磷灰石(HA),使用低温挤出沉积制造工艺(LDM)制备新型的三维(3D)多孔组织工程骨支架。在支架的制备过程中,设计并搭建一台基于气动挤出的多喷嘴低温3D打印机,并使用该设备成功制备具有3D几何形状和所需大孔结构的支架毛坯,随后在对支架毛坯进行冷冻干燥的过程中,由于相分
虚拟现实与医学结合的虚拟手术仿真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图像学再现手术训练场景的技术,具有降低医生培训成本、避免动物实验的道德伦理争议等优点。按压与切割是实际手术过程中常见操作,因此软组织的形变建模与切割算法是虚拟手术的两项关键技术。如何平衡系统的实时性与精确性以及如何提高模拟切口的真实度是虚拟手术仿真的核心问题,本文对软组织形变建模方法与切割算法进行了研究。首先,为了建立高效精确的软组织模型,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