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前三代王对唐政策及其变化研究

来源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指导,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收集到的大量古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梳理,旨在剖析渤海国前三代王对唐政策的演化过程以及对后代王的影响。在大祚荣、大武艺和大钦茂三代王统治时期,他们分别对唐采取了不同的政策,通过对渤海国前三代王对唐的政策研究,我们得以用一种新的视角观察和思考唐对地方民族政权的管辖和统治政策,进而揭示出渤海国与中原王朝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对于维护和发展当代民族团结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论文由内容摘要、前言、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附录六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分四章。第一章:阐述渤海国第一代王大祚荣在建立靺鞨政权之后的对唐政策。建国之初,大祚荣选择了友好外交政策,不断地与外邻的各个少数民族政权建立外交关系。另外渤海在欣然接受唐朝的招慰和册封之时,同唐朝建立了十分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并试图按照唐朝的统治模式来建设和巩固王国。大祚荣不断地向唐朝派遣其子或属臣入唐朝拜,使双方的交往频繁起来,大大加深了渤海与唐朝的感情,从而奠定了不可分割的隶属关系。第二章:阐述渤海国第二代王大武艺的对唐政策。大武艺继位之初,在对待中原王朝上就表现出了某种独立的姿态,一方面与唐保持着臣属关系,另一方面又有着自己的打算。大武艺虽然在扩张征服中引起了渤海统治集团内部的不满并与唐发生冲突,但仍能和平解决并依然奉唐为宗主。他先后遣使朝唐约三十次,大量引进和学习中原先进文明成果,为渤海王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第三章:阐述渤海国第三代王大钦茂的对唐政策。大钦茂从继位以来便对唐王朝表示出了恭敬和忠顺的态度,公元762年,唐王朝正式晋封大钦茂为国王,渤海有国王之称自此始。大钦茂实施的“文治”政策,缓和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使政权稳定,从而社会才会平稳快速发展。同时大钦茂积极地学习盛唐的典章制度和文化,形成了渤海国历史上向中原学习的高潮。第四章:论述渤海国前三代王对后世对唐政策的影响。从大祚荣的开基建国,到大武艺的穷兵黩武,再到大钦茂的全面唐化,虽然前三代王的对唐政策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但是在不同的时期采取的不同政策都有其合理性,这就给渤海后世的统治者们留下的可借鉴的经验。渤海国也一直保持着同唐的隶属关系,唐也继续保持对渤海的管辖,两方互相依赖,友好往来,成为千古佳话。
其他文献
从药材的来源、性状、功能主治、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等多方面说明五加皮和香加皮不能混用。
<正>在"80后"这代写作者中,双雪涛是一位迟来者。当这代人中最早开始写作的作家们已经名声在外、著作等身时,双雪涛尚在一家银行上班,每天与数量庞大的钞票打交道。有一天,他
期刊
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多数工作都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才能完成,团结协作精神是21世纪对每一个人的要求,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
“社会转型期”是我国社会共同处于的一个历史时期,在此背景下,沙湾镇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发生着重大变化:(1)因城市建设的需要,村庄用地性质及用地权属正发生着改变,农
<正> 作者将桑白皮先用70%乙醇抽提后,再依次用乙醚、乙基醋酸和正丁醇抽提,各次的可溶性成分分别称为SO-1、SO-2和SO-3,而未溶解的水溶性成分称为SO-4。用70%的乙醇将其稀释成
学习语言,重在积累。从读背结合促进积累、内外联合加强积累、迁移学习深化积累、生活锤炼应用积累五个方面,谈了小学生语言积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在实验操作之前进行精心的设计,为学生选择好实验的内容、规定好实验步骤和实验项目,让学生明确自己实验的要求、目的和注意事项,这样才能够确保在整个生物实验进行的有条不
南阳,位于我国中原地区的西南部,汉水的中游,古称“申吕之国”,早在春秋初期,楚国就在此地置邑,称“宛”。后因其位于伏牛山之南、汉水之北,又被称为“南阳”。自古以来,这里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离开本土到中国接受教育的亚洲和非洲学生人数逐渐增多。这些远离祖国前往异域的莘莘学子能否在中国校园成功地与当地学生进行
现代服务业是工业和农业高度发展的产物,依托现代新技术、新服务方式而进行的创造需求、引导消费,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性的生产与生活服务产业。它包括信息传输、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