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添加对K984G铸造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来源 :沈阳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y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H984是一种Ni-Fe基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长期持久强度、抗氧化腐蚀性能、组织稳定性和加工性能,在GH984变形合金基础上发展出一种新型Ni-Fe基铸造高温合金,将为我国700oC超超临界电站汽轮机气缸和阀体等大型铸件提供高温合金材料,已成为候选材料之一。考虑到新型Ni-Fe基铸造合金与GH984变形合金的微观组织的显著差异(包括成分偏析、晶粒度、晶界特征等),而P对铸造高温合金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研究P元素添加对在GH984变形合金基础上发展出的新型Ni-Fe基铸造高温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明确P元素在Ni-Fe基铸造高温合金中的作用,可以为新型Ni-Fe基铸造高温合金成分优化和铸造高温合金成分设计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研究了P元素添加对一种700oC先进超超临界电站汽轮机气缸和阀体用新型Ni-Fe基铸造高温合金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元素的添加使合金枝晶组织粗化且合金元素偏析程度增大。经标准热处理后,合金的主要析出相为γ′相、MC型碳化物、M23C6型碳化物和Ti(C,N)型碳氮化物。P元素添加对析出相类型无明显影响,却使晶界M23C6型碳化物明显增多。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随P元素的加入无明显变化,但降低合金的拉伸塑性。合金在700oC/400MPa条件下的持久寿命和塑性明显降低。合金力学性能的变化被归因于枝晶粗化和偏析程度增加引起的晶界和枝晶间强度降低。K984G-1合金与K984G-2合金在800oC、850oC和900oC的氧化过程主要分俩部分:第一部分氧化力学规律较抛物线规律有所偏离,这可能是与合金中Cr元素含量过高,氧化初期Cr3+扩散过快有关,其高温氧化过程主要受Cr3+在以Cr2O3为主的氧化膜中的扩散控制;第二部分氧化动力学规律比较符合立方规律。合金在添加P后,合金氧化速率明显增加。这是因为P元素的加入促进了Cr元素则向枝晶干偏析,致使合金表面氧化膜的主要形成元素分布更加不均匀,同时P元素的加入有可能提高了Cr3+的扩散系数,导致合金的氧化增重明显增加。此外,添加P后,合金氧化激活能增加,抗氧化性能降低。K984G-1合金与K984G-2合金分别在650oC、700oC、725oC和750oC温度下时效500h、1000h、3000h和5000h后,两种合金的组织并无明显区别,主要析出相有γ′相、Ti(C,N)型碳氮化物、MC型碳化物、不连续和碎片状M23C6型碳化物和针状σ有害相。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臀大肌肌皮瓣转移术治疗臀部巨大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例出现臀部巨大褥疮的患者采用臀大肌肌瓣、皮瓣转移术治疗,修复创面。结果:5例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取得
会议
<正>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与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国银监会的成立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启动,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频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人们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寻找洁净的替代能源问题变得越来越迫切。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并可持续利用,因此有着广阔的应用
自1885年机械密封在英国获得专利并于1890年开始用于轴承密封以来,机械密封已被广泛应用,虽然机械密封技术并不是核心技术,但是由于机械密封技术能够增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镁合金是最轻的金属材料之一,而镁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镁及其合金的密度(1.80g/cm3)与人体骨密度(1.75 g/cm3)相近;此外,镁离子无毒,是人体内含量仅次于钾的细胞内正离子。因
航空类的轻合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业中,由于在高温、高真空、高压力、强辐射等极端条件下工作运转,为了满足工作环境对材料性能的严格要求,通过一些特殊的晶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的实施,对预防开胸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遵循随机平行分组原则,将该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所撷取的118例开胸手术患者,分为甲组和乙
<正>一、眼动实验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发展眼动实验研究方法可以获取人在进行心理活动过程中的眼球运动数据。认知心理学认为,视觉系统是最为复杂的一个感觉系统1。源于对确定性
面对世纪之交,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的模式,国内各高等工科院校也都在根据自己的办学历史、办学经验以及办学特色对原有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我校虽然是一
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为反应原料,季胺碱为催化剂,甲笨为溶剂,合成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体。考察投料比、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阻聚剂等因素对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