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056168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炯是梁陈间重要的文人,是这一时代关注社会现实的少数作家之一。他身历梁陈间的社会动荡,遭受了亡国流离之苦、失去妻儿之痛,颇多感慨,作品有深沉之思,与当时流行的宫体文学不同,具有悲壮、清凄的风格,反映了梁陈期间多灾多难的社会现实。沈炯的文才为当时所重,在正史中获得了高度的评价。《陈书》称沈炯“属辞劝表,激扬旨趣,信文人之伟者欤”,《南史》称其“才思之美,足以继踵前良”。他与陈代重要的文人徐陵齐名,张溥说:“江南文体,入陈更衰,非徐仆射、沈侍中,代无作者。”(《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沈侍中集题辞》)但是由于有关沈炯本人的史料极其匮乏,流传下来的作品为数不多,目前学术界对于沈炯及其作品的研究仍然处于一个薄弱的环节。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沈炯的思想和其代表作《归魂赋》以及其作品对后世的影响作微观的透视,以求反映沈炯文学作品的真实面貌,对其文学地位做出客观的评价。本文由正文与附录两部分组成。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沈炯的思想并分析其晚年归隐的心态。通过对当时社会背景及其家族历史的考察,分析其思想的渊源。沈炯一生的活动大部分在梁代,这是一个儒道佛并行发展的时代。吴兴沈氏是南朝的文化大族,自古即有崇尚儒学的传统,也是崇奉天师道的世族,家族成员还有不少佛教徒。受社会风气和家族成员的影响,沈炯对儒释道都是接受的。通过对其生平事迹及其作品的分析,进而总结其思想特点,即以儒家思想为主,对于佛、道也不偏废。第二章论述《归魂赋》的艺术成就。《归魂赋》是沈炯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是一篇自传性的骈赋,叙述了作者的坎坷经历,抒发了对故国家乡的深切思念。本章先概述梁陈文坛的背景以及当时典型的赋风。梁陈之际的骈赋,大都注重形式美的追求,这固然对艺术技巧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文学的抒情性却未受到重视。作品题材内容大多局限于宫阁深闺,很少有真情实感的抒发;由于沈炯经历坎坷复杂,其赋中表达的情感也是多方面的:既有作者遭遇战乱的悲痛之情,又有飘泊异国的羁旅之愁,还有魂归故国之喜,复杂的情感波澜起伏,撼动人心。最后通过与庾信《哀江南赋》的比较,总结其艺术成就。《归魂赋》在反映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性比《哀江南赋》有所不如,在艺术构思和语言文字技巧上也略逊色于《哀江南赋》。但《归魂赋》反映出了梁陈间动荡的社会现实,准确地描述了战乱间知识分子复杂的内心情感。第三章论述沈炯诗文在后世的影响。沈炯作品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文章,但是他的诗对唐朝文人的创作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后半部分与沈炯《长安少年行》在结构、语言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李白《月下独酌》与沈炯《独酌谣》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相通的,即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愤懑,渴望自由和解放,还有不能改变现实的无奈。杜甫《瘦马行》与沈炯《赋得边马有归心》、《咏老马》在旨向和内容结构方面类似。吴梅村《通天台》杂剧第一出《沈左丞醉哭通天台》受沈炯《经通台奏汉武帝表》哀景抒情写作手法的影响,面对荒凉萧瑟的景象,发出哀叹,然后抒发归国之思。《沈炯诗赋校注》是论文前期的工作,作为附录置于正文之后。
其他文献
本文以内蒙古准格尔旗为例,对1959~2001年的气象资料和1980~2003年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并于2003~2004年进行不同作物和作物品种的田间试验,在分析作物耗水量、产量、品质的基础
以往有些关于漳浦事件的材料或文章,对事件的发生,有的着重从中共闽粤边特委和红三团内部找原因,认为特委和红三团在统一战线中存在投降主义倾向;有的则主要从国民党粤军一
随着全世界人们对全球环境意识的提高,森林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森林是国家的重要自然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多种直接的和间接的效益。 农民是参与造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各国立足于本国的比较优势,充分开放,大进大出,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不可避免地受到经济一体化大潮的影响
南京抗战景观遗产类型丰富、分布广泛,蕴含了大量重要历史信息。但是,长期以来相关研究匮乏,许多抗战景观遗产没有得到恰当保护,无法向公众提供系统的历史信息。文章基于集体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增加农民收入是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本文通过对泰安市农民收入特点的调查发现,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除农产品市场供求
对于民事领域中出现的非法证据应当如何处理,我国法学界鲜有系统研究,不少学者至今仍然没有认识到将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纳入到民事证据规则体系之中的重要性。然而该规则
专区专署制度是一种派出政府制度。我国的派出政府制度源于西汉的部州制,此后唐、宋、元、明、清历代政府为解决中央集权、稳定政权等问题,将其更改名称并一直沿用。人民政府
中国是世界上开展女子足球比较早的国家之一,较早的拥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中国足协女子足球委员会及地方足协女子足球委员会,拥有较为完善的竞赛机制:全国女子足球锦标赛,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