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场外交易市场作为资本市场最古老的形式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特别是股份制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发展过程经历了自发的场外交易市场,被限制,被法律承认然后快速发展的阶段。场外交易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防范金融风险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加速资本主义社会进步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也功不可没。而我国证券场外交易市场却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自发形成之后,至今仍然定位不明确,发展状态分散无序,还处于探索建设阶段。金融危机之后国内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要求适时构建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尤其是经历了天津股权交易所的建立、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发展以及各地产权交易中心的成长之后,建立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又面临着新的环境。因此,学习国外在场外交易市场建设方面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我国的场外交易市场体系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本文使用历史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分类讨论等方法,通过系统化的研究手段,探讨了场外交易市场的的定义和特点,以及美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经验,中国场外市场曲折的发展进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设想了建设统一监管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的具体思路,包括结构模式、制度建设和建设路径,提出了通过改造现有产权市场等在内的多条建设路径。作为建设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的探索,本文的理论研究对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