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中的冗余处理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TA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信息作为意义的载体要准确、有效。然而在日常交往中,人们很难使信息有效、准确地传达到受信者。甚至在许多正常情况下,为了保证理解,人们总是给出比实际需要多的信息,这种“超过最小需要量的信息”在语言学中称为“冗余”。冗余现象是语言运用中的一条规律。在语言中,它常常表现为废话、重复、罗嗦等。尽管在交际中这些现象不为人们所欢迎和提倡,但由于种种原因,“语言还是经常利用冗余信息给出比实际需要多的信息”。(Hartman,1972:189)英语语言学家夸克(Quirk,1963:303)指出:英语的冗余度可达50%。徐盛桓根据美国科学家、信息论创始人克劳德·申农(Shannon)所提出的冗余度计算公式,计算出英语的冗余度在60%~70%以上。(徐盛桓,1984:2-3)由此可见,冗余现象在人们的语言交往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口译就是一种特殊的语际交际。而阐释(或疏解)可以说又是口译解释功能的很贴切的表现形式。要强调的是,阐释疏解难免要用一些冗词冗句。在传播学中,这类冗余称为“熵”。熵来源于信息内容上的不可预知性,也是出于信息传播的有效性要求,使受话者易于接受,与我们日常讲话一样。口译传播必然要求一定的冗词冗句,否则受话一方难以理解,这个道理与传播学中的熵是一致的。口译的理论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已经遍地开花,如火如荼。专家学者对口译的各个方面也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只是大多都是关于口译技巧,口译教学策略,口译实践及素材等等。他们希望借助这些研究去指导口译者做且做好口译。然而很少有研究涉及一些口译者容易落入的陷阱或口译者惯常产生的错觉,更别说为这些陷阱或错觉给出了一个合理的理论解释了。冗余就是这样一个课题,值得口译者注意和研究。抱着对交际中冗余现象的极大兴趣,又站在学习和研究口译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希望从多视角探讨冗余和口译潜在的关系,进而借此指导口译中冗余现象的处理。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在引言部分简要地介绍了冗余信息和口译,说明了冗余在信息世界里普遍存在而且不可避免,口译作为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也不例外。第一章关于释意理论。口译的产出阶段即信息的表达阶段,而释意解释是译员在这个阶段最常用的口译对策。冗余的出现和感知也恰恰正是这个阶段的释意解释中。为了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译员往往需要灵活疏解,疏解就难免冗余。本章从释意理论的创立和含义开始,逐一介绍了译员口译时的思维过程,口译所传达的意义及口译和意义单位,为介绍口译表达中的冗余做了必要的准备。第二章触及文章的讨论中心——冗余。在尝试给出冗余的定义之后,本章区分了冗余和经济的关系,要求译员口译时合理把握冗余的度,继而从冗余和语言关系入手探讨了冗余的特点、划分、功能及影响因素,说明冗余在语言交际中无处不在,举足轻重。而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交流,口译中的冗余也有其自身的属性和特点,这在本章的最后一节中得到呈现。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它从不同角度诸如语言结构差异、修辞重复、语言迁移、信息传播和跨文化交流方面考虑,分别为口译实践中的冗余处理提出了理论参考和应对策略。第四章涉及具体到不同个案口译处理时的实际应对策略。它除了运用第三章里谈到的基本对策外,同时也针对具体个案的某些特定要求做出相应的处理。对具体的口译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文章最后的结论部分指出:口译的特点决定了口译“重信息而轻形式”。由于结构差异,语言转换时冗余不可避免。口译员必须合理运用冗余准确进行口译。
其他文献
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今后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节约型社会是缓解我国经济
通感在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它能突破人类感官自身的局限,用一种感官范畴的事物印象去表达另一种感官范畴的事物印象,造成新奇、惊警的表达效果,因而受到人们的青
<正>导读近年来,文明素养问题广受社会各界关注,一系列"中国式"不文明现象也曾引发热议。随着中国经济生活的提升和对外开放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乘飞机出行,这本来是
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对教育的时代要求,也是我们应对21世纪国际社会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虽然国内许多研究人员对创新教育的理论探讨热烈,但在
本研究建立在克拉申、班杜拉等人的理论基础上,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考察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和英语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和英语
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利润源泉,物流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保障,没有物流一体化就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样,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也离不开物流一体化。长三角物流一体
对于文学的本质,不同的时代可能会做出不同的阐释。尽管难以形成共识,人们对于文学是什么的追问却从未淡出思考的视野。当我们从起源的角度关照文学的本质的时候,我们发现,文
《水浒传》的叙事具备言外之意这一特点。无论是故事情节的叙述、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情境的设置,都笔外有笔,笔外有意。作者将要表达的内心情感、态度、倾向,并不是直接说出
文章针对我国目前的氮肥施用情况以及过量施用氮肥引起的问题、氮肥对蔬菜品质的影响、高氮效率植物的生理机制和遗传特性作了简述。并提出培育耐低氮胁迫蔬菜品种的可行性。
目的:1建立稳定的NOR1基因转染肝癌细胞系pcDNA3.1(+)/NOR1-HepG2。2应用大通量的基因芯片技术和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技术,分析转染NOR1基因对肝癌细胞系HepG2基因表达谱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