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政策价值分析是一个跨学科、应用性的研究领域。公共政策价值分析涉及整个政策过程,包括问题界定、目标确定、方案选择和效果评估等环节,突出政策分析与伦理价值的相关性。本论文从事实与价值相互融合的角度,反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割裂,驳斥公共政策研究“价值中立”的观点,主张在公共政策活动中超越技术判断的局限,借助伦理推导实现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公共政策价值分析坚持独特的“研究逻辑”(Logic of inquiry),把利益作为公共政策价值分析的逻辑起点,从理论视角探讨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从实践视角剖析公共政策价值偏颇问题,进而构建行之有效的公共政策伦理机制,这对于增强政府的执政能力,促进经济发展,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发展社会文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导论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转型为公共政策伦理研究提出新的课题和任务。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为重新审视公共政策的伦理价值提供了理论指向,也为公共政策伦理研究创造了现实性的条件,加强公共政策伦理研究成为公共政策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第一章提出了公共政策价值分析的基本理论。对公共政策的理解,应从公共政策的内涵、特征、功能三个方面来把握。公共政策的事实与价值不是截然对立的,其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是相互融合、相互统一的。在正确评价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义务论、正义论公共政策价值观合理与否的基础之上,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价值观。公共性是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属性,是其现实生命力的体现,也是其价值合理性的体现。第二章探讨了公共政策价值分析的逻辑起点问题。利益是公共政策价值分析的基点;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利益取向的应然逻辑;公共政策过程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博弈论的思想对公共政策价值分析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和谐社会的视阈中,利益均衡应是公共政策利益博弈的应然方向。第三章论证了理论视阈中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问题。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是衡量公共政策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公共政策价值合理性的重要指标。探讨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必须批判公共政策“价值中立”的观点。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科学民主应当成为公共政策的价值追求,这是公共政策获得伦理正当性的基本保证。第四章剖析了实践视阈中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偏颇问题。当前,我国公共政策的实践取得突出成就,以人为本公共政策范式逐渐形成。但是公共政策还存在价值取向偏颇的问题,容易导致公共决策失误、公共政策失灵,论文对此作了分析。第五章是关于完善公共政策伦理机制的设想。在前面理论分析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之上,针对我国公共政策价值取向偏颇问题,需要构建公共政策伦理机制来促进公共政策的合理化,从而提升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本论文提出构建公共政策伦理机制的设想,包括公共政策利益均衡机制、公共政策决策伦理机制、公共政策执行伦理机制、公共政策伦理评估与监督机制、公共政策伦理教育机制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