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云南同东南亚、南亚等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住宿业作为旅游业的支柱之一,也紧跟趋势迅猛发展。到2015年底,全省共有星级饭店614家,其中五星级20家、四星级73家,引进了24家国际知名品牌酒店集团下的48个品牌入驻,特色客栈超过3000余家,酒店市场的人才需求量相当之大,且此数据每年都在持续递增中。而人才的供给方,各类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中高职院校每年毕业学生人数却远远达不到行业发展的需求。就在人才空缺量这么大的酒店行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仅为55%,三年后仍在酒店行业的仅为20%,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学校培养的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差距,酒店管理毕业生各方面的能力及素质与企业的工作岗位要求不相匹配。由于就业现状不佳,本文旨在研究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构成要素及提升策略,目的是为了让本身就量少的专业人才能够在专业的领域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并在行业内长期的发展下去。由于本文作者在旅游类高职院校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原因,本文的研究对象样本为X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期间通过集中访谈、个别访谈与结果分析,提炼出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可雇佣性构成要素,分为知识、技能、素质三大方面。并且针对具体的要素构成分别从学生个人、从学校(培养教育者)、从人才使用者(用人企业)这三个角度提出了提升可雇佣性的策略。其中最主要、最有效的是针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方案:从酒店管理专业的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重点能力的培养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通过本研究,能够启发类似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适应行业需要的课程,培养更加适应行业需要的专门人才;能够提升酒店行业从业者的能力、素质、服务质量、就业的稳定性,对整个酒店行业的人才发展都将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