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汉俄平行语料库的学术文本外译质量评估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daruanjiand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我们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全球传播给予了极大的重视。比如,“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就是我国政府设立的中国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之一,将学术文本外译为各语种,其中俄文翻译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中外学术交流做出了贡献。翻译学包括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研究,其中翻译实践以翻译质量为指针,质量是翻译实践的关键和归宿,翻译质量评估自然成为了译学研究的重大课题。随着译学的发展,翻译质量评估逐渐成为翻译研究领域中的关键问题。20世纪80年代翻译家朱莉安·豪斯首次提出了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翻译质量评估分为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层面进行。因此,运用较大规模语料进行对比分析无疑是更好的选择。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大规模语料的提取和深入加工语料逐渐成为可能,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得到快速的发展,并成为热门的研究问题。语料库方法采用语料库为研究手段,以大量文本的观察和分析为基础,使用数据分析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20世纪90年代,语料库方法开始运用到翻译学研究中。语料库翻译学可用于描写和分析大量客观存在的语料,揭示翻译的本质,分析翻译质量。平行语料库为本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人文社科学术文本语言具有科学性,概括性,客观性,逻辑性等特征。“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俄译本已初见成果,为人文社科学术文本翻译质量评估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本。本文以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外译俄文立项项目的成果,已经出版的译著为语料,自建汉俄平行语料库,对其翻译质量进行了功能语言学的评估和研究。本文将以自建汉俄平行语料库为支撑,以功能语言学为导向,选取学术文本,构建汉俄平行语料库,并构建俄语人文社科类学术文本为类比库。对文本进行扫描、校对、去噪、入库对齐及必要标注工作,设定对比参数,从及物性、语义韵、情态词、高频词等对涉及翻译文本质量的相关参数进行描写,从而对已有的翻译文本质量进行量化的评估。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以参数的匹配度为判断依据,参数值越接近匹配度越高。本文基于语料库对原文文本、翻译文本和俄语的原创文本进行对比分析,依照参数对俄译本的翻译质量进行描写,为翻译质量评估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选题原因及选题的目的和方法等;第二部分为理论支撑,即第一章,着重介绍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和语料库翻译学,分别叙述其发展、特点、研究方法及意义等;第三部分介绍汉俄平行语料库的构建,即第二章,汉俄平行语料库的构建。通过文本的选取、校对处理,入库对齐等构建汉俄平行语料库。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即第三章,介绍语料库的参数设定、参数提取以及翻译质量的参数描写,并分析原因及各参数的特点;第五部分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并对未来的翻译质量评估研究进行展望。
其他文献
城市河流是一种重要的自然力量,也是保证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是随着我国大部分城市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城市水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加速了河流生命
自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立法取得了很大成就。截止2006年底,全国155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已制定自治条例135个,单行条例447个和变通规
档案利用是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档案工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利用.就体现不出档案工作的价值所在。而从特定的视角来看,档案服务的对象是具体的每个人,是利用者。因此,档
随着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国际关系理论建设任务日益紧迫。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方面,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办外交,进一步理清这一领域的基础性概念和理论体
历史是研究已经过去的人类生产活动的一门学科,史料是历史的载体,学习历史须通过阅读史料来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理解其发展的规律。本文旨在通过对高中生史料阅读现状的
戏剧翻译一直被视为文学翻译的分支,而对戏剧翻译的研究却十分有限,相对于人们对戏剧理论、流派、艺术实践的关注与探索,戏剧翻译研究则处在边缘位置,尤其是对先锋戏剧翻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