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为个案,在肯定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在激励机制上做出的努力上,运用田野调查法进一步调查了解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激励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追因分析。最后,针对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提出对应的激励机制的原则与完善的思考及发展建议。通过田野调查发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激励机制在物质激励机制与精神激励机制两方面存在不足。物质激励机制的不足表现为绩效考评机制未发挥成效、绩效工资分配不合理并实效性差、公平公开工作未完全做实、福利体系搭建不完善。精神激励机制的不足表现为教师培训机制不健全、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教育机制缺失、情感激励缺失、荣誉体系不完善、文化激励机制未建立、交流沟通机制不成熟。通过田野调查研究与归因分析发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激励机制现存问题的原因是受到学校现有人力资源状况、观念滞后、公平力度不强、经费不足、非教学工作任务量大的影响,导致诸多激励机制并未与及时完善。基于田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与原因,本研究认为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激励机制应当把握政治性与公平性原则,坚持以教师为本,采取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结合等激励机制六大原则,运用弗鲁姆期望理论舒尔茨人力资本论等相关理论从政府、学校、教师个人三个方面进行举措思考。政府方面应当建立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辅助人员补充机制,缓解教师非教学工作压力、增强对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福利补贴的程度,完善津贴分配机制、制定符合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的培训机制,加强教师的能力发展、重视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开展教师素质课程;学校方面应当改变学校自身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制定配套考评机制、制定合理化的交流机制,促进上下级间的沟通、完善荣誉申请评定机制,力求达到公平公正公开、转换领导者观念,开发学校领导者行为艺术、结合当地传统文化与学校发展愿景,打造独有的教师团队文化机制;教师个人方面应当学会认识自我,主动发现自身需求、时刻保持自信,树立自身良好形象、适当调高目标,进行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端正工作态度,克服负面激励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