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微量点胶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微纳制造、生命科学等领域。随着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功能元件的集成度不断提高,对微装配过程中微小零件的胶接方法和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量点胶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微纳制造、生命科学等领域。随着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功能元件的集成度不断提高,对微装配过程中微小零件的胶接方法和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胶接过程中,分配胶滴的微小化、高精度,高可靠性以及胶粘剂粘度兼容化是精密点胶技术发展的方向,也是实现高品质产品的重要保证。pL级超微量点胶技术是胶接技术中的难点,针对这个问题,本文研究了转印式超微量点胶方法和时间压力式超微量点胶方法。分析了pL级超微量胶液分配的机理,建立了两种pL级点胶过程的微流体动力学模型,模拟了点胶过程中存在的机械、流体以及微力之间的耦合作用;讨论了各种点胶因素的作用机理、作用方式、作用条件,基于数值仿真分析了影响胶量控制性能的因素,揭示了点胶过程中各因素对点胶性能影响的定量作用关系;提出了有效抑制液窝生成的新方法,保证了转印式超微量点胶过程中移液针先端取液量的一致性;总结了时间压力型点胶pL级胶液的稳定控制方法,研究了不同工况下pL级超微量液滴控制策略;进一步解析了点胶产业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气泡以及拉丝等问题的机理,满足实际工程需求。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搭建实验平台,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和分析方法的可靠性,实现了实际某工程装配中pL级超微量胶接问题;某企业窄缝内点胶和高粘度胶液的pL级超微量点胶。实验和研究结果表明:转印式pL级超微量点胶方法,根据胶液的性质和点胶基面参数,合理匹配移液针直径,点样速度,停留时间,移液针的行程等参数,可以实现任意粘度(50cp~30000cp)液体的高准确性、高一致性的pL级超微量点样和狭小空间内的封装。时间压力型pL级超微量点胶方法,受胶液的参数影响较大,可以适用于特定参数胶液的超微量点胶。
其他文献
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说过:“完善的思想方法犹如北极星,许多人通过它而找到正确的道路.”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它是伴随学生的知识、
千座茶山苍翠欲滴,万亩茶园美如画卷。这就是坐落在秦巴腹地、汉水之滨的中国著名茶乡——西乡。这里种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始于战国、兴于秦汉、盛于
目的探讨馒头餐试验是否可代替胰升糖素C肽刺激试验以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方法112例糖尿病病人连续2天分别进行馒头餐试验和胰升糖素C肽刺激试验。结果馒头餐后1、2、3小时血
福建是我国的产茶大省,无性系茶树品种和茶类花色品种数量均称冠全国,素有“茶树良种王国”之称。众多的茶树品种一方面可丰富生产用种,另一方面也给茶叶生产中的品种选择带来了
敬老养老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有机构成,更是我国政府制定老龄政策的理论和文化依托。对于这样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是墨守传统还是认同其
现有盲检测技术在实际检测中,由于嵌入算法未知导致检测困难。为此,提出一种基于Boosting算法融合的图像隐写分析方法。通过训练分类器建立不同隐写算法下的分类器模型,利用Boosting算法计算各分类器的分类性能,对各分类器的概率输出进行融合,得到最终检测结果。基于典型空间域隐写算法和JPEG隐写算法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对多种隐写算法的有效检测,应用Boosting算法融合后整体检测性能提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妇产科收治的126例人工流产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63例。
针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引发交通堵塞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减法聚类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事件持续时间预测新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交通事件持续时间预测,从1-880数据库中提
改革开放加快了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步伐,税收体制改革伴随着贸易的逐步开放实现分税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伴随外资进入的市场化竞争实现政府财政分权。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