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纹姬蛙和金线蛙mtDNA全序列分析及其在无尾目系统发生关系中的应用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guanyincha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脊椎动物线粒体DNA是一个环形结构,长度约为15-22kb。mtDNA呈母系遗传,具有相对保守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动物个体鉴别和动物类群间的系统发生关系。现存两栖纲分为三个目。其中,无尾目内部系统发生关系一直有很大的争议,长期以来,基于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等研究,都没有达成一致的结果。为了进一步探讨它们间的关系,我们分析了无尾目姬蛙科中的饰纹姬蛙和蛙科的金线蛙的线粒体全序列。饰纹姬蛙(Microhyla ornata)线粒体全长16 730bp,包括37个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以及D-loop区。金线蛙(Rana plancyi)线粒体全长17 822bp,也包括这37个基因。它们具有相同的基因排列方式,但四种tRNA的位置(tRNA-Leu(CUN)/ tRNA-Thr/ tRNA-Pro/ tRNA-Phe)与脊椎动物典型排列有所不同。本文将这两种蛙与其他蛙mtDNA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应用TDRL模型来解释了这种重排机制。结合饰纹姬蛙和金线蛙的mtDNA以及GenBank上公布的共21种无尾目的线粒体基因组,本文基于编码重链12个蛋白质的基因和编码22个tRNA的基因分别构建了MP系统树,分析了21种无尾目动物的亲缘关系,结果都显示将无尾目分为两大群,支持无尾目的单系起源。此外,通过比较不同类群线粒体的基因排列方式,结果发现共有8种不同的基因排列顺序。本文分析了蛙类mtDNA基因重排多样性,并探讨了蛙类mtDNA基因重排在系统发生关系上的应用,发现越高等的物种,其线粒体基因重排越复杂。
其他文献
<正> 尽管使用了一系列新的抗菌药物,败血症及败血性休克仍具有很高的死亡率。据 SloanKettering 研究所调查,一组非白细胞减少的败血症患者病死率为31%(n=239),另一组在败血
行动研究源于美国,最初的理念酝酿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中,在美国、英国及澳洲已经发展了半个多世纪。行动研究传入我国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其在幼教领域的运用也有近三
文章结合多年来黑龙江大学在基础物理化学实验中开展设计实验的教学实践,阐述了设计实验项目内容的选择与设置的思路方法,并总结了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文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阐述了近30年来“植物学实验”课改革的历史与设置现状,指出了目前“植物学实验”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设置“植物解剖与分类综合大实验”
研究用于2.4GHz ISM频段共面波导馈电的T型单极子天线。在T型天线水平臂和垂直臂的长度和宽度的四种组合情况下,给出了输入驻波比带宽的变化曲线图,并分别设计了两个(1#和2#)天线,
随着全球变暖日益加重,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废气排放的限制不断增加。据统计,废气排放主要来源于燃油消耗。此外,燃油消耗作为航运业的主要经济成本,占其总成本的67%,使得航运业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作为航运业的两大主体,港口和航运公司纷纷采取措施来减少燃油消耗。而孤立的研究港口或航运公司起到的作用有限,为了更好的实现节能减排,本文从港航协作的角度研究泊位和岸桥联合调度、以及航速优化间的协同优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