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特征,了解影响其发病的相关病因及因素;2.分析该病发病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其发病机理;3.探讨血液检测及各种相关因素在突聋患者及其不同程度中的临床意义;4.综合分析突发性耳聋的相关病因及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愈率。方法:1.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确诊为突发性耳聋的病例(176例)做病例组,同时正常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60例为对照组。进行详细采集相关病史资料。2.血液指标检测为住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外周血样送到检验科。3.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或t’检验,两组构成比得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多因素分析:多因素与突聋发病与否的关系采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与突聋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4个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突聋患者的血液学指标:血粘度增高及凝血活性增强(以全血粘度高切和低切、Ⅷ:C、VWF、PLT、AT-Ⅲ、PLG、Fg及α2-AP最为显著)、血清生化(TP、Alb、血糖、LPA、apo-B、TC、TG、VLDL和K+等)及白细胞水平(WBC和NEU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突聋的发病与睡眠时间(<7小时)、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脑血供不足、上感病史、精神心理障碍、手机等电磁辐射、高血脂及血粘度增高有明显的关系,其OR值都>1。3.4个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突聋的耳聋程度与睡眠时间(<7小时)、上感病史、脑供血不足、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血粘度增高、精神心理障碍、低血钾及贫血等因素有一定相关性,睡眠时间(<7小时)和上感病史与突聋轻度、突聋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有关,血粘度升高为突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且与轻度突聋、中度突聋有关,提示睡眠时间不足、上感病史、血粘度为突聋发病的重要因素。糖尿病仅与重度及极重度突聋的发病关系密切,高血糖、高血脂、脑供血不足及低血钾与极重度突聋发病有关系。结论:1.突聋的发病与睡眠时间(<7小时)、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脑血供不足、上感史、精神心理障碍、手机等电磁辐射、高血脂及血粘度增高有显著关联。2.突聋的耳聋程度与睡眠时间(<7小时)、上感病史、脑供血不足、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高血脂、血粘度增高、精神心理障碍、低血钾及贫血等因素有一定相关性,睡眠时间(<7小时)和上感病史与突聋轻度、突聋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有关,血粘度升高是致突聋的主要病因之一,且与轻度突聋、中度突聋有关,提示睡眠时间不足、上感病史、血粘度为突聋发病的重要因素。糖尿病、高血糖、高血脂、脑供血不足及低血钾也是引起重度、极重度突聋的主要病因。3.突聋的发生与血粘度增高、凝血活性增强、肝功、血脂升高及白细胞水平改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