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信用修复制度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c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人信用修复制度作为以信用为核心的社会管理工具,上承“黑名单”等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下接信用主体的信用重建,是失信主体打开惩戒之锁的“钥匙”,是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机制。但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特别是信用惩戒制度的不断纵深发展,导致信用惩戒制度与信用修复制度失衡,对信用法治化发展进程产生了一定的“迟滞”效应。而且自然人信用修复制度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制度可操作性低、修复形式主义、法律冲突等问题,也使得自然人信用修复制度陷入了合理性与实效性危机。故,本文试图通过丰富自然人信用修复制度理论,搭建自然人信用修复制度完善框架,设计自然人信用修复制度完善内容,从而平衡我国的信用惩戒制度与信用修复制度,化解自然人信用修复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形式主义危机,提升其实效性与合理性。并以此为主线,以经济法视角为主视角,辅以其他部门法学加之社会学角度,依次渐进展开对我国自然人信用修复制度的研究,推进我国自然人信用修复制度正确进入法治轨道,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发挥自然人信用修复制度价值。第一部分以我国自然人信用修复制度的现行立法及理论为切入点,聚焦于廓清自然人信用修复概念,明确自然人信用修复制度边界,确立本文研究方向,并通过分析自然人信用修复的特点与法律、经济、社会三维度价值阐释,搭建自然人信用修复的理论框架;为有针对性的研究我国信用修复制度,从第二部分开始,以国内制度为视角,通过规范分析法,梳理我国现行自然人信用修复制度内容,并将主要内容概括为修复条件、方法、程序、情形以及监督机制五个方面;第三部分在上一部分的基础之上,从实际出发,开始探讨我国自然人信用修复制度的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自然人信用修复制度存在立法位阶较低、实体处理机制不健全、程序性制度不规范及监督机制欠缺的问题,并对上述问题细化后进行深层次分析;最后第四部分通过比较分析法,考察借鉴国外成熟制度及相关领域经验,在宏观思路和微观建议两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完善路径,通过制度设计强化信用修复制度的正外部性,以期将自然人信用修复制度纳入法治化轨道。从宏观方面主要是明确以政府为主导的信用修复模式以及确定失信行为与修复行为相统一原则、效率原则、修复信息公开原则及公共利益优先原则的四遵循,从微观方面主要为提高自然人信用修复制度立法位阶、健全自然人信用修复实体处理机制、规范自然人信用修复运行程序、完善自然人信用修复法律监督机制四维度。
其他文献
通过对木粉-高密度聚乙烯基木塑窗型材的胶接和焊接2种连接方式的角部连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环氧树脂胶接时,随着木粉含量的增加木塑窗角部受压弯曲应力呈增大趋势;对木
简要介绍了热浸镀锌的工艺,分析了热浸镀锌时镀层的形成以及浸镀温度对镀层厚度的影响,分析了锌池合金元素对热浸镀锌的影响及硅的反应性问题。
目的分析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急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儿78例,在患儿家长知情并且同意的基础上采用
目的探讨高频胸壁震荡排痰仪合并微波治疗应用于脑出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脑出血术后患者80例,根据随机抽样的方式,分成
目的分析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针灸治疗面神经炎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出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诊治的92例面神经炎患者,根据不同疗法纳入A组与B组,各46例,A组予以常规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