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歌,作为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创作出来的、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歌唱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与人民群众的意识活动紧密相连。当前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质的空前繁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日俱增,审美意识与审美趣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民歌与时俱进,走向现代化、流行化、国际化是历史的必然。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种在传统民歌的基础上加入流行、美声等其他音乐元素,借鉴现代作曲技法创作或改编的更加符合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的歌唱艺术——新民歌应运而生。新民歌是对传统民歌的创造性发展,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一经推出就迅速赢得了观众的青睐。19世纪中叶以来,受西方现代音乐哲学的影响,西方现代音乐美学研究有了一些新的建树,为音乐艺术提供了新的美学上的参考。新民歌作为一种音乐艺术形式,包括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鉴赏三个环节,因此对新民歌的探索应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本文从新民歌的形成发展、现代音乐美学概述以及现代音乐美学视域下对新民歌的探索三个大的方面进行论述,在对新民歌进行探索时从现代音乐美学对新民歌创作、表演和鉴赏三方面的影响,结合了三首不同风格的新民歌作品进行了重点论述。借鉴西方现代音乐美学相关理论来研究新民歌这一音乐实践体,以理论指导实践系统、科学地发展,对我国音乐美学以及声乐表演艺术尤其是新民歌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